用“真金白银”兑现胜诉权益
——2022年武威法院执行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王建庆
2022年,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9375件,执结18659件,执行到位金额39.23亿元,结案率达96.39%……一年来,武威市两级法院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全面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执行质效更高、运行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新路子,执行核心指标高位运行,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法院努力用“真金白银”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旗帜鲜明讲政治,勇于担当善作为
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按照“抓党建带队伍强执行”思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理论武装。通过每个月安排不同主题的专题培训、业务轮训、“夜校”充电等,把政治学习、廉政教育和业务学习作为执行干警的必修课,形成学习常态化、系统化,实现全员轮训提素质,政治业务双提升,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取得实效。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精准确定执行廉政风险,注重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激励干警向榜样学习,警示干警知敬知畏,常算“七笔账”,常响警示钟,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执行铁军。
落实执行“三统一”,调配资源“一盘棋”
全市两级法院紧盯核心指标不放松,保持高位运行常态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99.88%,位居全省第一;终本案件合格率保持100%;执行信访办结率达到100%;执行案件执结率位列全省前茅。积极推进人民法庭办理执行案件,审执结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落实“三统一”管理制度,靠实指挥中心精细化管理职责,持续加大对下管理力度,以局长述职、“一案双查”、执行通报、团队包抓等织密管理网络。先后制定《关于规范执行行为提高执行效率的意见》《执行款物管理办法》《办理涉执信访案件流程规范》《执行案件评查管理办法》《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信访应急处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补齐制度空白,细化工作要求,强化案件管理,规范化办案水平明显提高。
利剑出鞘促执行,服务大局保民生
全市两级法院坚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2022年共受理涉黑恶刑事财产执行案件34件,结案27件,销案2件,执行到位7343.57万元。认真开展执行案款集中清理专项行动,对执行案款集中清理,全面落实“一案一账户”管理要求,效果显著。全面推进智慧执行建设。深入清理排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三类案件,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1277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148.82万元,涉民生案件到位225.43万元。贯彻落实“四说四改”,坚决杜绝违规终本。着力攻坚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扎实开展清收专项行动,省专班交办140件执行案件已结138件,到位23.51亿元;省专班督办案件23件全部结案,到位1.29亿元。全市法院自主摸排涉金融执行案件2256件,执行到位41.87亿元。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展现法院新作为
全市两级法院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对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和执行合同等优化营商环境涉法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解读,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与“信用宣传月”活动,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能“活封”的尽量不“死封”,“放水养鱼”促进执行和解,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对有积极履行意愿和行为的企业,及时采取屏蔽失信、缩短失信时限方式进行信用修复。2022年,涉小微企业案件到位3592.24万元,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理解和支持执行的良好舆论氛围。广大执行干警牢固树立执行宣传是执行措施的理念,主动宣传执行、营造执行氛围,获取更大舆论合力,不断压缩被执行人生存空间,让失信“老赖”处处受限,努力营造守法重信的法治环境。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领会‘六个坚持’深刻内涵,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努力推动执行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长远健康发展,为推进‘六个新武威’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瑗表示。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