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中院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3-01-04 15:12:54     来源:甘肃法制报

党建引领强队伍创新举措激活力

——兰州中院扎实推进队伍建设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固本才能强基,根深方能叶茂。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关键在建强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系统思维“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充分挖掘党建资源优势建强政治机关,创新干部选育管用方式激发队伍活力,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强队伍”有效载体和工作机制,为审判执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2022年,兰州中院受理各类案件11492件,审执结8580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8.8%,审判质效综合指标稳中有升、持续向好。

注重“双培”强锻炼

解决机关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

兰州中院着眼解决机关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把“优秀党员选举为委员、优秀委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作为组织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平台,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把关作用,70名优秀党员干警选举到党群团组织班子中来,党员占95%、80后优秀年轻干部占66%。

全面开展“青蓝传承”助成长行动,积极开展支委带党员、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带群众的结对共建机制,组建能力提升帮带小组86个,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20个,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司法前沿理论、审判实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周一大讲堂”5次、沙龙60余次、集中交流研讨4次、“云分享”25次,实现党建“引”提升干警政治能力,导师“带”提升干警业务能力,要事“练”提升干警担当能力,调研“促”提升干警研究能力。

“双推”优选树公心

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推荐出来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兰州中院进一步畅通干部选任民主渠道,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推荐出来。

为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德才表现,采取全员无记名推荐与领导干部实名背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一位干警进行“过筛子”民主推荐,确保为院党组选贤任能提供真实民意。

对此,兰州中院实行干部“双过半双密封无记名推荐”,即部门内部按50%比例、全院干警按级别50%比例,组织全院干警对符合条件人员名单进行无记名密封推荐,并在规定时间内投入指定密封票箱,做到人员参与全覆盖、推荐过程全保密。按照全院各层级优秀干部15%比例,实行内设机构市管中层干部和科级实职干部实名背书推荐,实现被推荐优秀干部评价立体化,检验领导干部选人识人精准度。同时,参考推荐排名结果,由院领导按15%比例对各层级优秀干部实名推荐背书,为党组实现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奠定组织基础。注重推荐结果真实公平,由政治部、机关党委、督察室和驻院纪检监察组派人全程参与统计并签名背书,为客观公正分析研判干部德才表现提供可考量数据支撑,为院党组选优配强干部提供主要参考依据。

示范带动激活力

树起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赶有方向的旗帜

为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形成比学赶超帮的浓厚氛围,兰州中院制定《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创建“党员示范岗”和“模范办公室”工作办法(试行)》,每月由各支部及所属部门组织评选一批“党员示范岗”和“模范办公室”,经机关党委研究后在公示栏张榜公布。

通过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促进全院党员干警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形象。同时,将“党员示范岗”和“模范办公室”评选情况纳入干部平时考核,作为党员干警年终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作为选拔推荐优秀干部的评价依据,树起了让干警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赶有方向的旗帜,营造了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法院政治生态。

为切实解决中层干部老化、年轻干部断档、队伍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院党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高院和兰州市委大力支持,研究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选优配强中层骨干,为年轻干部搭平台压担子加责任,使中层干部有干头、有劲头,年轻同志有盼头、有奔头。充分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全方位盘活和优化干部资源,加强优秀年轻干部梯次培养,有效解决中青年干部断层的问题。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