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袍在身 天平在心——追记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王晓英

发布时间:2022-12-27 16:57:24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袍在身 天平在心

——追记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王晓英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选择了做法官,就要舍得付出。”12月21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渭源路法庭三级高级法官王晓英因病逝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9岁。

      扎根基层三十余载,她始终奋斗在审判工作最前沿,坚守公平正义,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省优秀法官”等多项殊荣。

履职尽职守初心担使命

       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梦想和信仰,选择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苦旅。这句话对王晓英来说尤为贴切。

1321

王晓英(右二)和同事参加法庭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2021年3月拍摄)渭源路法庭供图

       自1989年1月部队转业进入兰州市城关区法院工作以来,王晓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丝毫未减。王晓英生前长期工作的渭源路人民法庭,作为劳动争议纠纷、医疗损害纠纷集中审理法庭,所办案件难度大、专业性强,但她一心扑在案件上,凭借丰富的民事审判经验和成熟的民事审判理念,解决了大量的民事纠纷案件,多年来她的结案数量和办案质量在全院均名列前茅。

      在审判工作中,王晓英不是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注重办案效果,处处为当事人着想,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落到实处。

       她承办的一起胡某与某医院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因胡某病情严重,王晓英为了方便其参加诉讼,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带领书记员前往病房向胡某送达法律文书,促成双方当场达成和解,督促院方在第二日即将赔偿款付清。

      胡某及其家属在收到赔偿款项后,对王晓英充满感激地说:“没想到法院能如此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不仅到病房调解案件,而且还让我们这么快就拿到赔偿款,十分感谢!”

      医院方有感于王晓英高效便捷和一心为民的办案作风,也向她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跟她一起工作十年了,她审理的每一起案件中,耐心听取当事人的诉求,从不抱怨,坚守责任担当,如今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事。”渭源路人民法庭庭长龙晓回忆说,王晓英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既使这样,她从未向组织上提出过任何条件,只是默默地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基层法院审判事业。

全心全意书写为民情怀  

       做一名让人民满意、在审判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法官,是王晓英一生的追求。基层法庭的案件关乎群众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处置难度大,她以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力使每一起案件都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

    在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因公乘坐被告的车辆时因意外造成四级伤残。

   王晓英在审理过程中多次与被告当事人协商,从法律角度阐述其应承担赔付医疗、伤残赔偿金等责任,并同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前去原告家中探望,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谅解。

     多年来,王晓英始终保持着自己办案的习惯:庭审前,她总要认真审阅案件卷宗,仔细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梳理案件审理思路;庭审时,她总是认真审查证据材料,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积极释法高效调解;庭审后,她总能坚持全面回顾办案经过,认真总结办案经验,不断总结完善工作方法。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王晓英本就瘦弱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但是她为了及时审结案件,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强烈反对,仍挺着病弱的身体咬牙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有一次,她因高烧不退正在医院输液,接到同事的电话,得知她承办的一起继承案件的当事人自行来到法庭,要求进行调解。王晓英听到这个情况,立即将才输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液体拔掉,赶到办公室,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进行耐心调解。由于抓住了时机,她的调解不仅使案件按时撤诉处理,也使得已经破碎的亲情得以修复。

        一个每天处在矛盾焦点中的人,却能让矛盾的双方都为之感动、称赞,这是王晓英以自己始终如一、全心全意书写出的浓浓为民情怀。

倾囊相授传递暖人温度

        “原本再有两个多月,王老师就退休了,她特别期待退休后的生活,因为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过假了,她经常会跟我们讲,退休后,她想要重新装修一下房子,还打算为家里的小猫们修建一个猫乐园……”谈起王晓英,书记员夏婷婷几度哽咽。

       在夏婷婷看来,王晓英不仅是一名正直正义、司法为民的好法官,而且还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搭档。

      基层法院案件量大且案情杂乱,工作时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很容易“顾上这头忘了那头”,但王晓英所经手过的案卷,材料齐全、整洁干净,所有材料一目了然。只要提起某个当事人的名字,她立马就能说出这位当事人的案件详细情况,并能精确地在厚厚的几摞卷中找到相应的案卷材料,她扎实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也赢得了同事们广泛赞誉。

       对于年轻人,王晓英从来都是手把手、心碰心。她的热心传帮带,让夏婷婷心存感激:“去年9份入职到现在,王老师从粘贴判决书类似这样的小事一项一项耐心教我,再到庭审结束后引导我说出对于案件的审判思路。有时候,因为连续开庭错过吃饭时间,她会偷偷塞给我一颗糖,生怕我因为身体吃不消出现低血糖,她的贴心,让我备感温暖。”

        记者了解到,正是有了王晓英的手把手、心碰心的倾囊相授,在她身边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审判员。

       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王晓英虽已离开,但她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着每一位奋进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