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法院 :五项举措优化着力提高审判质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今年以来,宁县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聚焦繁简分流、审判管理、责任落实三个方面,以优化“五项工作举措”,全面提升审判质效。1至11月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625件,审(执)结5315件,结案率94.49%,强制执行化解清收任务1.72亿元,努力为人民提供优质法治产品,多措优化成果明显,司法公信力得以显著提升。
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宁县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先后与司法局、律师事务所、仲裁委、县总工会等5家单位签订了诉前调解工作协议,建立了交通事故、工伤、婚姻家事等6个专业调解工作室,聘请了17名专职调解人员。截至11月,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60件,速裁快审案件533件,纠纷解决更加及时高效。
健全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
宁县法院研究制定《宁县人民法院民事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实施规则》《宁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对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会议的讨论案件范围及会议规则予以细化和规范,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疑难复杂案件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同案不同判、类案不类判”的现象发生。
加强审判运行态势分析研判
宁县法院积极发挥审判管理“指挥棒”作用,对立、审、执各环节核心指标形成周提示、月通报、季总结的常态化动态监控管理机制,编发“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每月对各业务庭室、各审判团队审判质效指标进行通报;每季度对全院审判核心指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具体的工作指导和建议。对质效指标一日一通报,倒逼各业务庭室、各审判团队精准找到各自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解决措施,有效提升了审判质效。
推进“智慧法院”实体化运行
宁县法院先后上线“云桌面”“云庭审”“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3个智慧平台,同时进一步推进“移动微法院”等原有数字化平台实体化运行,让立案、审判、调解、执行同步进入“云端”,切实让当事人足不出户、零跑腿就能办理立案、交退费、保全、电子送达、庭审、案款发放等诉讼业务,便利了群众,节约了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办案效率。今年共完成网上立案1008件,跨域立案21件,先后开展网上开庭、调解978场,线上发放执行案款5598万元。
发挥精品案件示范引领作用
宁县法院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深入挖掘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的案件,汇总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案件成果,编写典型案例、优秀裁判文书汇编,发挥典型案例指导审判实践、统一裁判尺度,进一步彰显了法院裁判文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