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人民法院的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担当作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重点指标,统筹立审执各领域、各环节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全省法院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打出“组合拳”
靶向施策为营商环境护航
今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后,省高院研究制定《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改方案》,紧盯我省法院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等弱项指标,以审判质效提升、司法作风整顿、破产案件评查、纠纷多元化解、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为重要抓手,提出15项具体整改措施和目标要求,同时开展“破产审判专项整改”和“立案诉服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两个专项活动,细化诉讼服务和执行工作“两张清单”,有的放矢推进整改落实。各中基层法院自觉对照省高院整改方案要求,结合各地区工作实际和特点,进一步细化具体改进措施和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限要求,清单化、台账化推进攻坚,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为全面掌握全省法院专项整改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省高院成立8个督查组,由院领导分别带队对全省14个市州及3个直属法院进行了跟踪问效、全面督查,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建议、问卷调查、集中反馈等方式,对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省高院编印《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汇编》;天水中院联合税务机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司法民事执行与税费征缴协作机制(试行)》《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前联动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酒泉中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涉企立案工作规范》……法治营商环境好不好,制度是硬杠杠。对此,全省法院切实增强制度意识,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积极回应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司法需求,努力构建长效机制。
省高院有关负责人在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并征求意见建议(2021年21月1日拍摄)。省高院供图
完善诉讼服务
全面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在全省法院开展“立案诉服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活动,全省各级法院采取清单式对照整改方式,着力在司法礼仪、导诉服务、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找差距、出实招、见成效。
省高院通过远程视频监督,及时督导纠正全省各级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司法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各级法院开展形式多样的司法作风提升活动,通过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绿色通道)、建立导诉台配备专业导诉人员、在立案环节对涉企案件诉讼材料加盖专用条章推动快立快审快执、优化完善诉讼服务大厅设施配套、为企业提供诉讼风险指引和法律风险防范提示、加大涉企案件诉讼费减免力度等具体举措,切实提高当事人诉讼体验感和获得感。
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省高院成功承办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庆阳中院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网上热线服务窗口及线上调解室;高台法院构建“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
据了解,全省法院累计邀请1521个调解组织、3151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诉前调解案件76083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69.93%,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诉讼负担。
不仅如此,省高院及时出台关于加强审限管理的规定,不断健全完善民商事案件审判管理、司法公开、繁简分流等工作机制,提升民商事审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借助“智慧法院”建设,推出网上立案、网上送达、一码通办、云上庭审等多项便民利民工作措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各级法院紧盯案件流程节点,充分发挥审判管理“指挥棒”作用,推动涉企案件办理提质增效。
创新工机制
破产审判助企“涅槃新生”
“破产重整挽救了一个陷入困境的优质企业,保障了广大债权人权益,最大限度释放出破产审判制度的价值。”今年6月,陇南中院对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件成功办结后,该案承办法官如是说。
如何让司法助力破产企业重新恢复活力,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始终是全省法院关注的重点问题。
省高院编制破产管理人名册,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完善管理人分级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切实提升破产管理人专业化水平;省高院破产合议庭加强对下指导,各级法院结合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破产审判团队建设,成立1个破产法庭(庆阳),14个市州中院和基层各法院实现了破产案件审判组织、专业力量的全覆盖。
天水、平凉、嘉峪关等法院切实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兰州中院加强和完善企业破产处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与中国银行联合上线甘肃省首个地方性破产资金管理平台,实现了破产财产的全流程审批监管;陇南中院制定《关于快速审理破产案件的指引》《破产案件审理规程》,创新破产管理人“1+1”工作机制等,有效压缩了破产案件审理周期,提高了破产案件质量,办理的陇南恒康医疗破产重整案被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主动延伸服务
暖心助企纾困解难
“办案法官解决了我们在金融诉讼业务中的困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我们自愿申请对法院已受理的两起金融借款纠纷撤回上诉,对已向一审法院递交上诉状的另外六起案件,我们也打算撤诉……”今年7月,金昌中院与永昌农商银行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涉金融案件座谈会后,永昌农商银行负责人向金昌中院办案法官说。
记者了解到,省高院在门户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征集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信息通道,畅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各级法院分别在诉讼服务大厅、信访安检通道等设置了征求意见箱(簿),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通过走访民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普法宣传,“点对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面对面”把脉会诊涉企法律问题;通过联系走访“两代表一委员”,主动接受监督;通过对接走访工商联、工会、商会、行业协会等,进一步密切沟通联系。
甘南、临夏、武威等法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广泛通过公众开放日、党建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法企对接、法企共建;张掖市两级法院开展“三进三问三查”活动;敦煌市法院开展巡回送法进景区等活动,打通司法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我省各级法院为实质性解决一批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主动延伸职能,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开了新局面,拓展了新路径。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