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敢担当 司法为民有坚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州区人民法院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2-10-10 11:59:11     来源:甘肃法制报

  服务大局敢担当 司法为民有坚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州区人民法院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州区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4(16739506)-20221010115351

2022年6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调研指导凉州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

  2013年以来,凉州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75535件,结案170105件。

党建引领 全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近年来,凉州区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围绕服务审判执行工作,从抓组织领导、思想教育、作风建设、司法为民、制度建设、品牌培育等方面切入,不断促进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凝聚力、保障力、亲和力、推动力、影响力提升,在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上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审判执行工作和新时代党建工作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6(16739500)-20221010115314

2022年6月25日,凉州区法院组织党员干警前往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和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近距离感受时代楷模“困难面前不低头、敢叫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激励广大干警学先进楷模,做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人。

  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凉州区法院制定《凉州区人民法院基层党组织总体学习计划》,坚持周五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引领作用,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干警牢牢把握人民法院政治属性,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打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法院队伍。

  同时,凉州区法院始终秉承“文化立院、文化兴院”发展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把“文化育人”作为提升优秀司法品格、促进社会法治的重要途径,坚持对内熏陶和对外传播相结合,不断拓展法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形成了具有凉州法院特色的法院文化,为法院整体工作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州区法院认真履行维护安全和稳定重大职责,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了平安凉州、和谐凉州、法治凉州、诚信凉州建设。严惩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7055件,判处被告人8762人,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妥善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07897件。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积极稳妥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共审结各类行政案件1070件。全力破解执行难题,执结各类案件54083件,执行到位29.3亿元。积极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建成诉讼服务中心,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多元解纷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多元解纷能力水平,切实做到化民忧、解民愁,助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1年,办结各类案件26268件,法官人均结案327件,创2012年以来新高,为凉州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先后获得“全国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文明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18个庭室、100名干警受到上级机关表彰奖励,70多名干警被区委、区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2022年9月,凉州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于瑛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武南人民法庭被省高院评为“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

诉源治理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树高叶茂源于根深蒂固,社会和谐在于源头解纷。

1(16739497)-20221010115336

2019年6月,凉州区法院下双法庭负责人刘登鹏深入村民家中调解矛盾纠纷案。

  近年来,凉州区法院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和持续增大的办案压力,坚持顺应司法改革形势,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在推进诉源治理上下功夫,有效缓解了人案矛盾。今年1至9月,凉州区法院新收各类民商事案件10157件,同比下降20%。大大减轻了当事人诉累,缓解了办案法官压力,当事人实现了诉求更加省时、省心、省钱。

  今年1月,凉州区法院高坝法庭受理一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20年、2021年土地租赁费并按每日1%支付滞纳金。办案法官到实地了解案件情况时发现,该案被告2020年先后与当地50户农户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同样未支付土地租赁费,案件所涉人数众多,又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为避免形成大量诉讼,给群众造成诉累,办案法官汇报法庭负责人后,决定提前介入,开展诉前调解。调解现场,高坝法庭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积极同当事双方沟通,耐心释明相关法律规定。最终,经多次协调,当事双方达成共识,被告今年3月15日前将涉案农户的2020年、2021年土地租赁费全部付清。

  凉州区法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主动向区委专题汇报,助推区委政法委出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下好共建共治“一盘棋”,形成了“党委主导+社会共治”的一站式多元解纷运行体系。加强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各镇综治中心工作衔接,在区综治中心设立诉调对接室和速裁法庭,常态化开展工作。与区平安办、公安局、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调解平台“三进”工作,织密多元解纷“一张网”。医疗纠纷、金融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等16个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案件互推互送,绘就诉非衔接“一幅图”。今年以来,各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成功后申请司法确认351件。

  在凝聚合力,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的同时,凉州区人民法院努力提质增效,不断完善诉内治理新机制,出台《调裁对接工作规范》《案件繁简分流标准》,按照“能调尽调”“快慢分道”的原则,对诉前调解不成功的案件按照90%的比例分流进入速裁程序,实现了简案速审、普案快审、繁案精审。推行“五步工作法”,将审判执行工作任务分解到庭、细化到人,具体到周,积极培树法官均衡结案意识。

  今年1至9月,速裁团队共受理案件2093件,结案1882件,平均办案天数17.24天,比全院平均办案天数减少37.76天。

少年法庭 用司法温度呵护“受伤的花朵”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凉州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目标和追求。

  2012年10月,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设立了具有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少年法庭。少年法庭配备3名熟悉、热爱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资深法官和1名书记员,专门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诉讼案件,包括被指控犯罪的被告人为未成年人及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未成年人的民事、行政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婚姻、家庭案件。

3(16739509)-20221010115324

2021年6月21日 ,凉州区法院双城法庭负责人查银花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 ,审理了一起邻里纠纷,收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2019年,为全方位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凉州区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庭设立家事审判团队,14个基层人民法庭设立少年家事审判合议庭,由少年法庭和家事审判团队统领,指导全院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形成了富有凉州区法院特色的“1+1+14”的少年家事审判组织,实现了少年审判工作专门化和专业化。

  “当校园欺凌发生在我们身上,应当如何应对……”2021年3月26日,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凉州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法庭审判团队走进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开展了以《杜绝不良行为,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宣讲课上,法官结合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校教学特点等方面,围绕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分别从“校园暴力欺凌的表现、危害”“实施校园暴力欺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青少年如何保护自己和如何预防校园暴力欺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近两个小时的讲解,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树立了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现场师生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对平安、健康的校园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增强少年审判的功能,切实提高特殊预防的效果,凉州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成长环境,紧紧围绕“教育、感化、拯救”的工作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创新建立了“亲情会见”制度、少年缓刑听证制度、庭前社会调查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少年审判“四项”制度,坚持分案审理,推行“圆桌审判”,邀请“代理家长”出庭,精心设计《法官寄语》与判决书一并送达给未成年犯,做到了寓教于审、寓教于行,切实用司法温度呵护“受伤的花朵”,有效维护青少年正当权益,取得了积极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区青年文明号”“全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确立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示范点”。

  凉州区法院还不断加强与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学校、社区、家庭等合作,努力营造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共同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优先保护、特别保护,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少年司法的新期盼。

优化营商环境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撑起法治晴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体现在法院审理办案的全过程。

  近年来,凉州区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化解各类商事纠纷,保护公平竞争、鼓励诚信交易,为促进凉州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补图(16744222)-20221010115343

2022年8月4日,凉州区法院驻甘肃禾丰牧业公司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联络点揭牌设立。

  “涉案标的达3个多亿,被告人数众多,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案了,从立案、送达、调解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真正的体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我们少跑腿的工作作风,在保障金融债权、化解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一次性成功调解3起涉金融纠纷案件,真是太便捷高效了。”今年6月,某银行工作人员一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一边对凉州区法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表示由衷赞赏。

  凉州区法院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对各类主体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法律适用、法律责任、法律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做到一律平等,切实保障各类主体公开公正公平的参与竞争。依法审理涉及风险投资纠纷,平衡各方利益,增强社会投资积极性。依法从严从快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欺行霸市、垄断市场的黑恶势力犯罪,使中小投资者安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依法惩治黑恶势力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向个体经营者收取“保护费”、强买强卖等犯罪,为中小投资者进入市场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审结涉企纠纷案件3959件,执结1845件,执结到位金额1.3亿元。

  同时,凉州区法院在审判过程中贯穿对企业家自觉守法、以信立业、依法经营的教育引导。针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行业管理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发挥司法的预防作用,促进了重点行业领域整治。对于劳务纠纷,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企业生存发展并重的原则,引导企业与员工协商合理调配岗位,采用调整薪酬、轮岗轮休、弹性工时等方式变更劳动合同,稳定劳动合同关系。建立法官联系企业制度,今年以来,25名法官联系103家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36场次,助力企业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

  不仅如此,凉州区法院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积极运用重整、和解等程序,尽可能采取 “放水养鱼”“留出路、给活路” 的灵活方式,为企业创造发展“后机”,缓和企业生存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严厉打击高利贷、“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对于受疫情影响导致合同履行问题,审慎适用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等法律规定,严格审查合同解除条件,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通过调整合同履行期限、履行方式、价款数额等方式变更协议,维持合同关系,努力缓解企业困难问题。

  今年1至9月,凉州区法院共调处涉疫情合同履行纠纷1169起,有效缓解了诉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 图/文)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