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法院“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09-29 18:30:52     来源:法治甘肃网

为企业和菜农解纷止损

——武山县法院“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工作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齐洪德

武山县是“中国韭菜之乡”。蔬菜产业是菜农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远销北京、天津等24个省市。今年7月,武山县人民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携手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在蔬菜主要产区和蔬菜物流园揭牌成立5个“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为企业和菜农解纷止损。

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武山县法院民二庭负责人李云是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联络法官。9月16日,李云走进市场为商户及菜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我刚好遇到了一个法律问题,你来得太及时啦!”一位商户看到李云为商户提供法律服务时欣喜地说。

原来,这位商户最近遇到了一件逾期支付货款违约金的计算问题,李云结合办案经验,向该商户进行详细解答。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理性对待纠纷和诉讼,使群众知法、懂法,逐步树立法治观念,预防各类纠纷的发生,减少诉讼。”李云说。

“以前我们遇到法律问题不知怎么办,现在可好了自从有了‘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联络法官定期为我们讲解相关法律问题,我们菜农的法律意识明显提升,我们遇到法律问题也知道找谁了。”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一菜农深有感触地说。

“5个‘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设在蔬菜主要产区和蔬菜物流园,内设‘法官联络点’,针对蔬菜种植、贮藏、营销、包装、物流等蔬菜产业全链条进行法律服务和解答群众咨询,帮助其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武山县法院副院长录建华告诉记者。

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武山县法院民二庭法官杜永娟是武山县洛门镇郭家庄村“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联络法官,每个月杜永娟都会来两三次,为村民讲解法律常识的同时,排查矛盾纠纷。

前不久,蔬菜经销商麻某某收购了村里30户村民种植的蒜苗,麻某某只支付了一部分款,对欠付农户20余万元一直未付。

矛盾发生后,“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工作人员李小东及时拨打了杜永娟电话反映情况,杜永娟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到郭家庄村了解情况,并联系到麻某某,通过耐心调解、沟通,最终麻某某与各农户达成调解协议,并在调解一个礼拜后将欠付农户20余万元支付到位,真正做到了案件事了。

“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的同时,经常性地开展‘绿色巡回审判’,就近、就地及时化解蔬菜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杜永娟说。

“以前卖菜就怕遇到经济纠纷,现在可好了,有了‘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我们卖菜心里也有底了。”洛门镇郭家庄村一村民如是说。

“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联络法官对服务站工作人员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有需要调处的纠纷站点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法官。”录建华说,联系法官对已调解的纠纷,要重点进行回访,听取反应,检查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

与此同时,“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智慧法院平台,为当事人提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调解、“云端”审判等足不出户的诉讼服务,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衍生诉讼案件发生,深度打通司法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