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中院创新引导企业适度自救方式
助推执行一起拖欠工程款纠纷案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王建庆 通讯员 张科)近日,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方式,引导企业介入被查封财产拍卖流程,助推执行一起拖欠工程款纠纷案件。引导企业自救化解执行难题,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该案申请执行人王某2014年以来承建了天祝县某单位的多个项目,后因工程款未给付,王某将该单位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该单位应当给付王某工程款等近9000万元。因该单位逾期未履行,王某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武威中院查封了该单位名下位于天祝县城区的商铺67间,约15000平方米。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武威中院将上述财产进行司法评估,全部上网拍卖。
为了让有意向的竞买人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资金,执行法官引导王某及早介入拍卖流程,开展适度自救。首先,执行法官将拍卖房产的详细信息提供给王某,并告知其拍卖、办证流程及房产瑕疵,让其做好准备。其次,让王某发挥自身优势,以提高成交率。王某对房产的营销有一定的经验,也有团队。挂拍当日,王某便开设了办公室,依据法院公告制作了大幅喷绘广告,并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推销。接受有意向的竞买人咨询,帮助其对中意的商铺报名、竞拍。同时,法院建议让王某和其债权人主动沟通协商,参与竞拍,最终实现以物抵债。
通过自救,挂拍当日,就有人完成报名,并有许多人前往王某的“售楼部”咨询,确定购买意向,准备资金。王某的自救行为即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债权,也减轻了执行工作压力,实属一举两得。
责任编辑:高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