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法院创新执行措施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2-08-19 21:41:57     来源:法治甘肃网

司法服务不掉线 高效执结解民忧

——榆中县法院创新执行措施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杨丹

酒泉某建筑公司拖欠榆中等地7家企业工程款近百万元,由于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茹某长期在外地无法查找,执行线索一度中断。7月12日21时许,得到茹某行踪轨迹信息的执行干警迎着狂风暴雨,驱车500余公里将茹某成功抓获,在办案人员的不懈努力下,7件案件全部达成执行和解。

8月3日19时许,榆中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通过执行联动机制,辗转兰州庆阳等地将长期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斯某快速精准控制,一起拖欠投资款580万元的案件得到有效化解,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资金支持。

疫情防控不放松,执行工作不停、不等、不拖、不推,确保案件执行“不停摆”。榆中县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发挥移动执行平台优势,大力开展网上执行,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影响,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线上”发力  公平正义不止步

运用智慧执行等信息手段,大力开展线上查控,是疫情防控期间保证执行工作有序进行的一大利器。榆中县法院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枢纽作用,将执行“面对面”变成“屏对屏”,零接触送达、约谈督促。

8月5日,兰州某包装公司的法人代表唐某来到法院,将一面印着“高效执行为企业纾困解难、倾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对榆中法院短期内帮助他们拿到拖欠的货款表示感谢。

被执行人鲁某因拖欠兰州某包装公司货款14万元未付,案件经法院调解后双方达成协议,但履行期限届满,鲁某未能按照调解书履行付款义务。6月20日,该公司申请强制执行。疫情突发,导致执行受阻。申请执行人系福利企业,员工多为残障人员,企业回款困难,职工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执行法官加大网络查控力度,多次与被执行人进行线上沟通,释法明理,向其讲明申请人的现实状况,督促其积极配合执行工作,在执行法官不懈努力下,被执行人主动配合法院履行了全部法律义务。

甘肃某水泥公司受疫情影响,正常诉讼无法开展。为防止资产流失,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因被申请人在广西,线下调查显然无法办理。执行法官运用执行查控系统,迅速锁定被申请人财产信息,为企业挽损2300万元。

多元统筹  司法服务不掉线

以执行信息平台作为司法服务的“助推器”。榆中县法院积极开展线上服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打通民生案件快执绿色通道。

冯某、施某等人申请甘肃某能源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一案,执行法官依法强制扣划执行款近10万元。受疫情影响,当事人无法到现场办理领款手续。考虑到当事人因疫情无收入来源,急需用钱支付一家老小生活开支,执行法官利用网络视频方式进行身份核验,线上办理。

7月13日,执行款顺利汇入申请执行人银行账户,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切实解决了当事人燃眉之急。

施某拖欠陈某等8人劳务工资执行案,因疫情使施某失去履行能力,为早日付清欠款,施某称需出国务工,请求执行法院对其解除限消令,经执行法官权衡并征求申请人意见,法院同意了其请求。因案施策让被执行人恢复了“造血功能”,施某按约支付拖欠的劳务工资,榆中法院依法对其信用及时予以修复。

疫情防控期间,榆中县法院执结各类案件248件,执行到位金额480余万元,冻结财产2612万元,限制消费246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6人,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起网络财产查控1716件次。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