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护航“大产业”
——崇信县法院高庄法庭微实事服务民生工作速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张小锋
人民法庭是落实司法为民、服务人民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崇信县人民法院高庄法庭聚焦群众需求、社会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高庄法庭是由3名女干警组成的办案团队,年均结案220余件,人少、事多、要求高,是对她们的工作的真实写照。
延伸法庭职能
服务乡村振兴产业链
“拖欠的土地流转费用已兑付到位,有了法庭法官的支持和保证,我觉得土地流转费有了保障,长时间不在村里也是能放心的……”随子女进城生活的柏树镇村民刘某激动地说道。
高庄法庭开启“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模式,因地制宜设立“牛果产业巡回法庭”,聚焦优质苹果、红牛养殖、特色种植等重点培育产业示范带,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预防法律风险、依法诚信经营,并免费代理辖区15家农产品企业的“法务”。
今年年初,在得知苹果产业企业海丰公司因投入规模大、收益回笼慢,存在拖欠土地流转费用,与土地流转农户关系恶化,甚至出现肢体冲突。法庭第一时间组织企业负责人、土地流转农户代表,并邀请镇村干部专门召开座谈会,在责令企业提供保证的基础上,将土地流转费用支付时间确定为后半年果品收益之后,并就拖欠的土地流转费用达成分期协议,目前已兑付到位。今年以来,高庄法庭已妥善审理涉牛、果产业案件和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劳务等纠纷案件63件。
强化多元解纷
促进基层治理实质化
“我的案子调解有始有终,钱也给要来了,没花钱,最重要的是没有耽误做农活,就只在家里接了个手机视频,案子就了结了……”黄寨镇村民老张激动地说。
原来,老张停在路边农用三轮电动车被路过的货车撞了,双方就赔偿费用无法达成一致,立案时先通过平台调解,调解员采取多人视频对话方式对双方责任划分进行了详细解释,对报废的三轮电动车客观地评估,双方均认可,达成一致协议,货车方及时进行了履行。
一直以来,高庄法庭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纷机制摆在前面、落在实处,全面开启“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案件速裁”工作模式,坚持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和行政调解“三调联动”,通过法官进村社,与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村级法律顾问建立网格化服务群,充分运用互联网、微信、QQ等线上方式指导开展调解工作,同时做到诉调对接,形成“社会调解在前,法院立案工作在后的解纷流程”。在人民群众家门口提供司法服务,有效地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更是充分发挥出“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
创新为民举措
满足群众高品质司法需求
高庄法庭持续完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向人民法庭延伸。目前,法庭可实现立案、保全、诉讼等所有诉讼业务“一站式通办”和“一网通办”,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更高效、更便捷的诉讼服务。疫情防控以来,共办理网上立案190件,云上开庭157件,在线调解138件,在线送达2389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无接触诉讼,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高庄法庭开通“绿色通道”,为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用14人12.5万元;建立健全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涉老诉讼服务机制,为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让老年人在享受优质司法服务上不掉线、不落队,法庭联合辖区司法所、派出所、综治中心、乡镇村社开展防老诈骗专题宣传,形成养老诈骗“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并针对涉老案件易反复、不间断执行特点,法官办案间隙回访、重大节假日通过致信致电专程回访,随时随服务老人,确保老人案后无忧。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