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07-05 21:52:43     来源:甘肃法制报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全省法院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6月20日,第二届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论坛在甘南召开。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探索黄河流域甘肃段环境资源跨区域一体化保护,形成内部联动、外部协作、跨区域合作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体制机制。

(AqYE 法院风采226期)让黄河成为(14716594)-20220705220812

        第二届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论坛现场。甘南中院供图

近年来,全省法院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谋篇布局,发挥职能,统筹兼顾,持续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甘肃省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加强保障全力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公正高效的司法审判是实施黄河流域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流域内法院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审判工作,要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全省法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母亲河。2020年以来,全省各级法院共审理黄河流域甘肃段环境资源案件300件,涉及干流流域226件、支流流域74件。其中,刑事案件144件、民事案件38件、行政案件37件、公益诉讼案件76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件5件。

同时,全省法院坚持多元共治,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司法协同构建黄河战略区域协作新格局

生态保卫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也绝不能单打独斗。加快建立黄河流域省区之间和国家重大战略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对此,全省各级法院树立超越地方和局部的“大系统”思维,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壁垒,拓展黄河流域司法协作新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黄河全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和机构,推动打造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机构,建立跨省重大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加强流域内各地方法院之间在立案、审判、执行方面的工作协调对接,大力推进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健全完善跨区域矛盾纠纷联动机制。

同时,加强与黄河流域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调解组织、社会公众等合作,构建深层次联动机制。发挥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库的作用,构建环境资源审判的智力支持体系。依托智慧法院和信息化建设,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黄河流域社会治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打造黄河生态纵横保护网。流域内法院携起手来,统一全流域司法理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系统性治理。

守护历史文脉打造黄河战略文化交融新高地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孕育了中华文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也是彰显黄河灿烂文化的重要内容。

张海波表示,要加强黄河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弘扬黄河文化新时代价值,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依法保护黄河流域自然文化遗产,加强对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历史遗址、人文遗迹和风景名胜区的司法保护,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司法支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打击盗掘、盗窃、非法交易文物等破坏黄河文化遗产的犯罪行为,营造强化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环境,培育黄河文化发展的法治土壤。

案件处理中,全省各级法院珍视黄河流域的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和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好黄河的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推动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使法治元素成为黄河沿线一道别样的风景。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