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有所呼 法院实时应
——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张瑗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来全省各项事业的历史性成就,科学绘就了未来五年甘肃发展的宏伟蓝图,汇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磅礴力量。近日,记者就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专访了了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瑗。
记者: 作为法院系统的党代表,您对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想?
张瑗: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清晰勾画了全省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提出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任务书、路线图,为做好全市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市法院一定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与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结合起来,切实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忠实履行审判职能,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奋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树牢司法为民理念,提升服务群众本领。对此,武威法院是如何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
张瑗:崇法秉正,厚德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始终把保障民计民生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始终把解决执行难作为“一把手”工程,部署开展执行百日大会战和涉民生、涉金融案件等专项执行行动,穷尽一切措施攻坚执行难,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3592件,执结7224件,执结率56.83%,到位金额7.007亿元,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3+1”核心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同时,建立27项制度措施,打造新型诉讼服务中心,积极满足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新需求,实现了百姓有所呼、法院实时应。
记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武威法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张瑗: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引导各级各方面倍加珍视营商环境、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努力用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对此,武威市两级法院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法律适用一律平等,不论国企民企、大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依法保护。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和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精神,组织法官深入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体检”等活动,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经营理念。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