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矗立在洮河岸边的岷县十里镇,大片的油菜花竞相绽放。近日,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岷县人民法院十里法庭在这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田喜事”法官回访活动。花田美景营造的温馨氛围,让生硬的法律多了几分温度。
5月19日,岷县法院十里法庭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开展法官回访活动。图为当事人与法官合影留念。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李婧 摄
花田映照下,法官和当事人笑语盈盈,相聊甚欢。十里法庭副庭长包军平询问一对夫妻最近的生活状况,妻子张芳(化名)高兴地说:“自从上次法庭调解之后,丈夫马平(化名)变化很大,连孩子都说,爸爸像变了一个人。现在,他在你介绍的手机店里当上了店长,每天下班都会来接我一起回家。我们现在也攒了些钱,准备自己开一家手机店。”这对夫妻是包军平2021年年底调解和好的一对当事人。丈夫从原来整日沉迷手机游戏转变为现在积极创业的模范,正是得益于法庭联合村委会、人民调解员及当地乡贤一次次不厌其烦释法明理调解的结果。这只是十里法庭挽救婚姻家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岷县不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互推,依托多元解纷体系,在县法院建成以“和”为主题的家事少年审判中心,县法院、县综治中心、县妇联联合成立“汇聚幸福•和合之家”工作室,在基层法庭打造“家和安居、邻里相亲”特色法庭品牌,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柔情,理解法律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同时,加强文艺赋能社会治理,创作并传颂朗朗上口的《岷县“移风易俗”三字经》《夫妻劝和歌》,拍摄《天价爱情》《缝补亲情》《唤醒友情》《都是彩礼惹的祸》等系列微电影和法治小品《连心肉》等,扩大宣传教育辐射面,引导群众养成移风易俗的自觉习惯,弘扬文明新风尚。
2020年以来,全县共审结各类家事案件2939件,调解、撤诉1916件。如今,柔性审判、调解优先、多元联动、稳定家庭、促进良俗的“审判模式”已成为岷县司法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在岷州大地上焕发着蓬勃生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孙涛 通讯员李 婧)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