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司法便民插上科技翅膀
——高台县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龚利芳 通讯员 郭晓芸
远程庭审、互联网直播案件庭审、上网公开裁判文书……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查询,每一次直播,一幕幕“智能化”法院的的现实场景,无不映射着高台县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进步,成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助推器”。
近年来,高台县人民法院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持续深化执行改革,积极探索智慧执行深度应用,在方便群众诉讼、扩大司法公开、服务法官办案、提高审判质效、优化法院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实现了传统法院向“智能化”法院的转型升级。2021年,执行工作综合考评成绩位居全市第一。
破解难点堵点 推进执行机制改革
执行难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
高台县法院把深化执行机制改革作为破解执行难的突破口,以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为抓手,不断推进指挥中心实体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改变“一人包案到底”或“团队包案到底”的传统办案模式,推行以法官为核心的执行团队办案模式,实施分段集约、分流治理、分工协作流程化工作机制,实现“最强大脑”和“最强团队”、线上查控和线下调查有机结合。制定《繁简分流分案办法》,根据网络查控结果,以是否有足额财产可供执行、是否有财产需要处置为标准,实施繁简分流,做到简案快执、难案攻坚,案件由以往的“混合车道通行”转变为“高低速分道通行”,开创了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案件办理新格局。加大终本案件管理,成立专门的终本案件管理团队,有效破解了执行法官兼顾办案首执、终本两难的局面。
深化融合创新 推进业务系统协同运转
高台县法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信息化与执法办案深度融合,“四大业务系统”协同运转,有力提高了审判工作质效。
通过执行“机器人”模块,用数字劳动力替代人力劳动,不管是网络资金冻结、被执行人身份信息查询打印,还是法律文书上网等业务,已往需人工完成的前期执行程序中的8类事务性工作,现在均由数字劳动力完成,指挥中心只需1人控制多台电脑,就可一键自动化完成多项执行业务。智慧执行系统模块可实现执行文书一键生成,执行财产登记管理、财产分析等多种功能。执行电子送达模块可将法律文书集约电子送达,确保了文书送达及时高效,2021年电子送达法律文书达3460余次。执行公开模块将财产分析报告向申请执行人全部公开,以公开促公正,解决了分段集约案件当事人查找承办人困难、查控财产不透明的问题,促进了审判工作质效和整体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应用信息化项目 助推执行业务数字转型
为推动执行业务数字化,高台县法院设置执行案款管理中心,开通执行案款收款码,实现“一案一码”,有效解决案款管理中不明款较多、外出收款不畅的问题,既方便了群众,又预防了案件款管理中的廉政风险。依托信息化系统,实现案件来访登记要素管理,设置“两终”案件来访电子登记簿,明确处置方式,提高办理效率。持续推进终本、终结案件的电子卷宗数据核查及数据要素提取,对被执行人区域、财产类型等数据元素提取辅助建设智能呼叫系统,实现终本案件管理的数字转型。
2021年至今,高台县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838件,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2019年的138天缩短至59天,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58天缩短至32天,执行案件结案率从86.1%提升至94.12%,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