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两级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2-04-28 14:57:50     来源:法治甘肃网

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张掖两级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纪实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萍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优质的司法保护。近年来,张掖市两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民事、执行等部门在打击金融犯罪、化解金融纠纷、促进规范经营、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出重拳除顽疾

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

“打掉张掖的‘镇关西’,生猪价格重新由市场主导,真正维护了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干劲更足了。”2020年12月,甘州区生猪养殖户刘大志得知“肉霸”张晓龙涉黑组织被依法宣判后高兴地说。

(wAQEY,配图)张掖法院优化营商环境(12819040)-20220428145952

2020年12月25日,甘州区法院公开宣判张晓龙等2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张掖中院供图

张晓龙等人是常年盘踞在甘州区生猪屠宰业务中的涉黑组织,通过实施强迫交易等犯罪活动谋取非法利益,连续十几年控制猪肉价格,累计销售额达1.8亿元。2020年12月25日,甘州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该案宣判,首犯张晓龙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23年。

张晓龙案的成功宣判,是张掖市两级法院出重拳除顽疾、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张掖市两级法院结合扫黑除恶斗争,突出源头治理,依法审判了一批欺行霸市、非法放贷的黑恶势力团伙,铲除了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全市法院在打击非法经营的同时,始终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严格把握非法经营罪、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防止随意扩大使用,真正做到刑事手段绝不干预经济纠纷。

巧化解重保护

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

“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涉金融不良资产案件专项清理活动,“放水养鱼”“变债为股”……张掖两级法院精准把握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为群众筑牢公正司法防线,不断完善审判专业化体系,民商事审判执行迈出了新步伐。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封了我们的财产,让我们恢复经营……”得到张掖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帮助后,祁连牧歌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祁连牧歌公司是张掖肉牛养殖龙头企业,因前期并购债务纠纷,财产被多家法院查封。2020年春节过后,该企业为保障疫情之下全国市场肉产品供应,急需向银行贷款恢复经营,但受法院查封影响,无法及时获得贷款。为此,该企业负责人向张掖中院寻求帮助。为了帮助疫情下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执行干警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积极与省高院、兰州中院等法院联系,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后,仅用了3天时间就依法解除了对该企业的财产查封,企业顺利得到贷款,第一时间恢复经营,保障了疫情期间肉产品供应。

这一案例,被列为我省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张掖种植着数万亩的玉米,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依法保护涉农知识产权,从重打击扰乱营商环境的涉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全市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2021年,张掖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74件,成功审理“厦门某种苗公司与张掖市某种业公司等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山西某种业公司与李某某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等案件,切实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抓重点施良策

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

张掖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导向作用,严惩商业欺诈、恣意毁约、背信弃义等失信行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坑蒙拐骗行为。

在审理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高台某酒业批发部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被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严重侵害了原告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合法权益。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界定商标侵权边界、适度提高侵权判赔数额等方式,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彰显了人民法院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决心,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每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在民商事审判执行中,张掖市两级法院强化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加强对恶意违约、逃废债务、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