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秦州区法院速裁法庭工作人员,请发一下身份证照片,法庭用微信小程序调解你们的案件。”近日,秦州区人民法院速裁法庭法官雷亚红,以微信为载体在线调解4起农民工讨薪案。
“速裁法庭将大力借助信息化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当事人因诉讼产生的人员流动和传染风险,切实维护了疫情期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雷亚红说。
以上只是秦州区法院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
4月6日至7日,天水郡法庭通过微信开庭连续审理沈某某、潘某某与张某某、赵某、黄某某健康权纠纷一案,安某与李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何某某与张某某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田某某与陈某离婚纠纷一案。因部分当事人在外地,主办法官在事先征询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建立微信聊天群,在线调解案件,四起案件均得到妥善调处,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在微信开庭的过程中,整个庭审过程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将完整的视听资料进行留存,确保全程庭审工作留痕。”秦州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纠纷的开庭模式,不仅节省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还节约了司法资源,让当事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司法便捷为民的温度。
据了解,秦州区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并不断扩大信息化成果应用范围,通过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远程视频庭审、微信调解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审理案件,既保证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又避免当事人聚集可能引发的疫情风险,最大限度便利当事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