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发布时间:2021-07-19 10:44:27     

牢记初心使命 强化司法为民

——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综述

制定25条措施、分享党史故事、举办党史知识测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结合群众诉求,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今年来,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注重抓好工作结合,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高起点推进 人人有责任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党员干警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牢记初心使命、强化司法为民的重要课题,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月16日,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海波在省高院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议上提出这样的要求。

省高院党组压紧靠实各级责任,制定印发《党史学习教育推进计划》,坚持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实际、精心策划,有针对性地制定25条落实措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按要求完成。

全方位自学 月月有专题

从今年3月开始,省高院对党员干警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和参考材料逐月作出计划安排,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不同时期党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会议为主干,细化安排10个自学专题,切实把学习百年党史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相结合,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相统一,与深刻把握人民司法史相贯通,从微观层面为全体党员干警条目式学习、系统化推进提供了基本依据。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省高院提出了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队伍教育整顿结合起来,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研学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养分、凝聚力量,切实提升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与此同时,省高院还注重“以考促学、以赛促学”,编印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知识,分级分层举办党史知识测试12场次,组织248名党员干警参加线上党史知识竞赛,检验和巩固自学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多维度研学 层层有载体

省高院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突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从机关、学院、支部三个层面深学细悟、深化理解。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集中组织全体党员干警收听收看大会实况,党组中心组带头交流研讨、各党支部普遍开展学习讨论,在全体干警中引发强烈共鸣。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领学示范作用,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4次,举办全省法院专题辅导报告会2场。同时,省高院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省法官学院各级各类培训班的“第一课”,作为全省法院领导班子成员3期轮训班的必学内容开展深入培训。组织开展“讲好一堂党课”、党史演讲比赛和主题征文活动,党史故事分享会、“大工委”联学共建、“看电影学党史”等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情景式教学 处处有课堂

4月15日,张海波带领省高院班子成员及机关5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赴兰州战役纪念馆、兰州市烈士陵园,开展以“追忆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锤炼忠诚品格”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实地接受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斗力量。

随后,各级党组织自发前往会宁红军会师楼、红军西路军革命纪念馆等革命遗址,利用实物、实景、实例、实事等载体,积极搭建党员红色教育大课堂。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见证者、参与者的优势,省高院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访谈活动,邀请5位退休老院长和部分老党员结合亲身经历讲党史、讲院史,真正让红色历史进入头脑、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办实事承诺 件件有回应

“通过零距离现场感受案件审理,对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模拟法庭与庭审实战的差别有了深刻认识,这种面对面的帮带很及时,也很‘解渴’。”为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针对性解决高校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结合不紧的问题,4月15日,省高院在西北师范大学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400余名师生现场旁听了庭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高院聚焦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广泛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意见建议65条。健全完善办实事清单,向社会公开承诺全省法院9个方面30项具体举措。组织党员干警走出机关、走进社区,为群众帮办实事363件。

今年1月至5月,全省法院对因疫情涉困企业依法审批缓交诉讼费340余万元;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执行到位金额近3亿元;挂牌设立16个少年法庭,畅通未成年人维权通道;在重点林区和牧区建成5个环境资源审判便民巡回服务点,方便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参加诉讼。领导干部包抓化解信访积案、开辟立案“绿色通道”、上门发放司法救助金、打造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客厅”等一批为民所办实事赢得群众好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 记者 李洋 )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