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政法战线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形式,是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我省法院准确把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体要求,深入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扎实深入有序开展。
武威中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推进会
为扎实推进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工作深入开展,全面落实全省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5月13日,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第二次推进会。
会议要求,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分层、分类谈心谈话活动,做到全覆盖、零死角。领导班子要以身作则、以上示下、带头自查自纠,突出“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要全面深入核查线索,及时全面地对问题线索进行研判甄别、分类处置。要严格落实“宽严”政策,通过教育整顿切实达到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审判质效的目的。
酒泉中院开展新一轮思想动员集体谈心谈话
5月13日,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传达学习全省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工作推进会、全市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第二次工作推进会等有关精神,并开展集体谈心谈话和再次思想动员。
会议要求,全院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发挥表率作用,聚焦思想发动,带头增强查纠整改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聚焦自查自纠,重新按照“七必谈”要求谈心谈话,坚持7个工作日开展一轮“交心解结”式的谈心谈话。逐级约谈、讲清形势、说透问题、点到个人,激发干警真查真改的内生动力。加快案件线索核查进度,聚焦顽疾整治,准确查找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治措施,做到边查边改、一日一报、一周见效,推动全市法院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甘州法院构建“4+N”为民服务体系
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甘州区人民法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4+N”为民服务体系,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坚持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制定《关于服务民营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确定27项具体措施,院领导包挂19家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47个,细化各庭室、团队服务企业的任务职责,帮助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协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出台《关于为企业提供便捷诉讼服务的12条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坚持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密结合,制定《关于开展党员干警开展“进社区”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从王母宫社区老党员、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孤寡老人中确定22名帮扶对象,组织22名干警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慰问品,力所能及地帮助各帮扶户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将党和组织的关心温暖送到群众身边、融入群众心里。
坚持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出台《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推出32项办理涉“三农”案件、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展基层法庭联系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6个基层人民法庭结对联系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7个;各党支部开展“沉下身子解民忧,用心为民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盼、愁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坚持与司法便民利民惠民紧密结合,不断巩固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优化诉讼服务流程,优化20余项便民措施,网上立案率达到40%,跨域立案175件,通过互联网法庭、音视频调解室“远程”办案274件,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互联网司法带来的极大便利。化解信访矛盾43件,“周末法庭”利用周末节假日办理案件121件,984件涉企、涉民生案件通过立审执“绿色通道”快速办结。建立执行“110”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紧急执行任务第一时间出动。
夏河法院开门纳谏力促查纠整改走深走实
日前,夏河县人民法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民意调查座谈会,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座谈会邀请了人大代表、各政法单位代表、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人民陪审员代表、案件当事人代表、群众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听完汇报后,与会人员对夏河县法院教育整顿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开门纳谏开展查纠整改的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便民服务、规范办案、普法宣传、作风建设等多个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夏河县法院党组成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对与会人员所提问题进行了解答和说明,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夏河县法院有关人员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纠整改,对与会人员所提的意见建议,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纳入查纠整改环节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立足“清除害群之马”和“整治顽瘴痼疾”两项目标任务,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着力解决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各类顽瘴痼疾,持续推动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李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