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法院善意执行让两家企业重焕生机

发布时间:2025-11-17 11:57:48     来源:法治甘肃网

司法温情纾困 法治护航发展

——天祝法院善意执行让两家企业重焕生机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没想到法庭不仅帮我们追回了欠款,还为企业留了生路,你们真是太负责了!”近日,天祝县人民法院哈溪法庭的回访电话中,某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声音满是感慨。

这起历时数月的涉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在“诉讼调解+善意文明执行”的双重发力下圆满化解,既守住了债权人合法权益,又让陷入困境的企业重焕生机。

时间回到数月前,某建筑公司因工程款支付问题将某矿业公司诉至哈溪法庭。庭审现场,双方情绪激动,一边是建筑公司急于收回款项发放工人工资,一边是矿业公司辩称资金周转困难无力支付。承办法官并未简单机械裁判,而是在庭审结束后,单独约谈双方负责人。“咱们合作这么久,要是一判了之,不仅伤了和气,还可能让两家企业都陷入困境。”法官拿出工程合同、付款凭证逐一梳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耐心释法,“如果能达成调解,既可以减少诉讼成本,还能为后续合作留有余地。”经过连续3次调解,从争议焦点剖析到履行方案磋商,法官用专业与真诚打动了双方,最终促成调解协议的签订。

然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矿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经营陷入停滞,未能按期履约。建筑公司无奈之下,向法庭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前往矿业公司矿山现场勘查。矿业公司法定代表人领着法官查看生产线,语气中满是焦急,“只要能缓一段时间,等这批订单交付,一定足额付款。”

执行法官一边安抚企业负责人情绪,一边联系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邀请其一同前往矿山实地了解情况。“如果现在查封扣押设备,企业就彻底垮了,你的欠款也可能难以足额追回;要是给他们一个缓冲期,说不定能实现双赢。”经过法官的反复沟通协调,建筑公司最终同意暂缓强制执行。

为帮助矿业公司尽快恢复生产,执行法官主动对接县工信、发改等部门,协助企业对接融资渠道、申请政策支持。同时,多次组织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分期履行的执行和解协议:矿业公司分三期支付全部欠款,首期款项在恢复生产后1个月内支付,剩余款项根据经营状况逐步结清。

“多亏法庭的帮助,我们不仅拿到了首批货款,还接到了新的订单。”矿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介绍,在司法护航与政策支持下,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收到首批货款后,第一时间将150余万元首期案款足额支付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也顺利发放了工人工资,双方还达成了后续合作意向。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