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活查封” 善意“解难题”
清水法院执结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通讯员 周志强)近日,清水县法院执行法官灵活运用“活查封”措施,执结章某与某企业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执行完毕,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于章某与该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在务工期间由于土堆塌方身体受到损伤,该企业仅支付章某前期住院治疗的部分费用后,拒绝承担后期的各项赔偿。章某在多次索偿未果后,向清水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仲裁,经仲裁,该企业需向章某支付赔偿金98126元,但该企业并未按时履行义务,章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企业经营困难,负责人赵某患病需住院治疗,企业及负责人名下财产仅有几千元,但章某因工伤在家休养,没有经济收入,导致生活及后续治疗难以为继。面对这一棘手局面,承办法官多次前往该企业与负责人协商赔偿事宜,注意到该企业虽然资金困难,却仍有订单,如果强行采取查封、扣押等执行措施,会让企业失去继续盈利的能力。
鉴于此,承办法官对被执行企业名下的一台装载机进行“活查封”,并向企业负责人释明法理:“机器设备可以继续生产使用,但禁止进行恶意转移、变卖、设置抵押等损害申请人权利的处分行为。”承办法官这一做法,既给申请执行人章某吃下了“定心丸”,又给被执行企业戴上了“紧箍咒”。承办法官趁热打铁,积极组织双方达成和解,由被执行企业负责人赵某当场筹集2万元支付给章某,并就剩余款项约定了明确的履行期限。在被执行企业负责人赵某提前向章某支付了剩余赔偿金后,清水县法院及时解除对该企业机械设备的查封,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