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享” ——瓜州法院锁阳城法庭创新司法服务模式助力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5-10-30 11:29:24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年来,瓜州县人民法院锁阳城法庭在推进源头治理过程中,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共享法庭”建设模式,整合贯通网上立案、诉前调解、在线诉讼、法治宣传等各节点司法服务功能,积极破解基层解纷难题,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全力筑牢维护基层稳定第一道防线。

“三调联动”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多亏你们的及时调解,我俩心里的疙瘩总算解开了!”2024年7月,村民李某与冯某因30余只马匹啃食玉米起争执,李某索赔遭拒后诉至法院。锁阳城法庭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及村委会实地查勘,“背对背”调解两小时,最终冯某赔偿1800元并承诺看管牲畜,邻里矛盾当场化解。

  这起纠纷的高效处理,归功于锁阳城法庭倾心打造的“三调联动纠纷处理中心”。

  锁阳城法庭坚持因地制宜,积极争取当地司法所、派出所、镇政府及村委会等多方力量支持,在法庭内专门成立“三调联动纠纷处理中心”,为多方力量参与调解提供工作场地,推动形成跨部门解纷协同运行机制。对于在纠纷处理中心经先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由法官审查后依法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案件在当事人起诉立案后,及时进行繁简分流,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进行诉中调解和简案快审,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普法与培训双管齐下

  锁阳城法庭结合辖区农村与旅游双重属性,精准开展法治宣传。组织干警走村入户普及土地承包法、民法典,发放700余份合同样本;依托“大地之子”、榆林窟等景区资源,建立“景区+法庭”机制,联合派出所开展普法并畅通纠纷快处渠道。

  2025年7月旅游旺季,某景区摊主孙某与裴某因抢客互殴,派出所遂邀请法庭参与调解。干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释明法律责任并核算赔偿范围,三小时后,孙某当场支付3000元赔偿金,二人握手言和。

  同时,该法庭聚焦调解员能力提升,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与调解技能培训,选拔8名党员组建专业调解小组,打造“群众听得进、道理辩得清”的调解队伍,近三年共化解景区纠纷50余起。

“云端法庭”打破时空限制

  “不用跑一趟,在家就拿到调解书!”2025年4月,四川籍农民工赵某因被拖欠4.7万元工资向锁阳城法庭求助,因他与包工头周某分别身在四川、重庆,法庭工作人员引导其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立案、申请在线庭审。

  法官打消周某对线上庭审的顾虑后,组织双方“云端”开庭,七日内促成周某分三期付款,为赵某节省往返费用近2000元。

  为让技术更好服务群众,锁阳城法庭升级智慧庭审平台,实现庭前、庭中、庭后全流程智能化,优化音视频设备确保证据、庭审录像电子化流转;大力推行网上、跨域、自助及邮寄立案,近三年线上及邮寄立案成功率达27%,通过“云端法庭”“微信群调解”等方式,为外地当事人提供便捷解纷渠道。

特色审判守护群体权益

  锁阳城法庭在办好辖区民商事案件的同时,还主动作为打破“各自为战”的壁垒,积极参与县法院机关和其他庭室部分案件的审理工作,有效缓解了全院办案压力。近两年来,参与审理县法院机关和南岔法庭、双塔法庭、三道沟法庭的案件100余件,占了法庭案件总量的五分之一。

  双塔镇和三道沟镇距县城分别有70公里、100公里以上,为了方便群众,锁阳城法庭采取巡回审判的方式,两年来就近到当事人所在村委会开展巡回审判20余次,既就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又达到了“审理一片、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2023年,锁阳城法庭被指定审理涉及兰天风电场全部案件,成为涉及兰天风电场各类案件的“专属管辖法庭”,共审理涉及兰天风电场的劳务合同纠纷152件、租赁合同纠纷83件、买卖合同纠纷75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28件,有效化解了一批涉及农民工群体追薪案件,既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也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

  如今,锁阳城法庭的“共享法庭”模式,正以多元共享打破基层司法壁垒,让司法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