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通讯员 闫芳)10月9日,漳县人民法院新寺法庭与武当乡综治中心协同联动,成功调解一起因排水问题引发的相邻权纠纷案。
张某甲耕地下方为张某乙宅基地,多年来上方的生活污水、自然雨水流经张某甲耕地后顺势流向张某乙宅基地。双方多次协商,但张某甲认为污水非自家排放且雨水是自然现象,与其无关不应担责,且张某乙私自在其耕地修挖水路,造成药材收入损失,理应赔偿。二人协商不成发生激烈争吵,后经当地村委会、派出所多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张某甲遂一纸诉状将张某乙诉至新寺法庭。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经调查研判认为,矛盾虽直接表现为排水问题,但根源在于沟通不畅,若简单地一判了之,不仅不能实质性化解纠纷,更可能激化矛盾。为彻底化解心结,法官联合武当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组成调解专班,打出“情理法”调解组合拳。法官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释法说理,厘清法律边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依托乡土人情,引导双方珍惜多年邻里情谊,互谅互让。最终,在调解组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就排水方案形成一致意见,原告主动申请撤诉,邻里关系得到修复。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