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陈杰)“太感谢执行局的同志们了,终于帮我把这笔辛苦钱拿到手了!”近日,随着10750元执行款顺利到账,申请执行人邓某紧紧握住民乐县法院执行干警的手,连声道谢。
2021年,邓某经人介绍进入郑某承包的工地务工。工程竣工后,双方结算确认,扣除已支付部分,郑某仍拖欠邓某劳务费10750元。在多次催讨无果后,邓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郑某支付全部拖欠劳务费。然而,判决生效且履行期限届满后,郑某却玩起了失踪,既不履行付款义务,也拒不与邓某沟通。无奈,邓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郑某的财产进行全面核查,发现郑某银行账户余额不足千元,名下再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
“现在大家都离不开社交媒体,通过它会不会有线索?”执行干警小薛的一句话,为案件侦破带来了转折点。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薛将郑某的手机号作为关键词,在多个主流社交平台逐一搜索,最终找到了郑某的账号。随后,小薛以执行干警身份向郑某发送私信,明确告知其涉案情况,并严肃释明法律后果。
起初,郑某仍抱有侥幸心理,对私信置之不理。小薛没有放弃,连续两天定时发送提醒信息,反复强调逃避执行的法律风险。最终,在法律的震慑与执行干警的耐心劝导下,郑某主动回复私信,表示愿意配合执行。
为确保案款顺利支付,执行法官趁热打铁,多次组织邓某与郑某沟通协调。最终,郑某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将10750元案款转入法院执行账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