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9月28日,玉门市法院赤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无人机喷药引起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
6月初,周某发现自家茴香叶片突然发黄卷曲,部分幼苗枯萎,细查后得知,是相邻地块的吴某用无人机喷除草剂时,部分药液受风向影响,飘移至周某种植的茴香地。周某核算受损面积、补种成本及预期收益后,向吴某提出 8000元赔偿要求,可吴某坚持在使用无人机喷药时控制好了安全距离,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双方争执不下,周某只好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迅速梳理案情,明确争议焦点,用“拉家常”式的释法,让双方当事人逐渐理解了法律概念背后的逻辑,对立情绪慢慢消散,开始心平气和地探讨赔偿事宜并达成一致调解协议,最终吴某当场一次性赔偿周某经济损失4000元。
案件虽已了结,但考虑到农忙时节无人机在田间作业日益普遍,类似的药液漂移侵权风险可能增多,赤金法庭组织干警走进辖区各村组,开展“无人机作业法律风险”专题普法宣传,以群众身边事为案例,详细解释了受损方如何固定证据、如何通过合法途径维权以及使用无人机喷药时需注意“安全距离+风向预判+邻里告知”三要素等知识要点。
“以前只知道无人机喷药效率高,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法律讲究,以后用无人机的时候可得注意。”种植户李某深有感触地说道。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