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法院:府院联动解民忧 工伤争议“案结事了”

发布时间:2025-09-28 15:58:21     来源:法治甘肃网

府院联动解民忧 工伤争议“案结事了”

——民勤县法院实质性化解两起工伤认定纠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没想到不用等漫长诉讼,赔偿问题就解决了,终于能安心养伤了!”2025年9月下旬,在武威市民勤县人民法院行政庭的调解室里,拿到赔偿方案的劳动者万某某感慨道。同日,另一起工伤认定案件的原告民勤县某饺子馆也主动提交了撤诉申请——两起原本剑拔弩张的工伤纠纷,在法院与行政机关的联动协作下,短短数日便实现“案结事了”,既守住了劳动者的“生计底线”,也为企业卸下了诉讼包袱。

工伤认定一头连着劳动者的生计保障,一头系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此类纠纷若仅停留在“认不认定”的法律判断上,往往难以真正解决当事人的核心诉求。民勤县法院承办法官在收到这两起案件后,没有简单“坐堂问案”,而是第一时间梳理原告诉求、查阅答辩材料,敏锐抓住“赔偿纠纷才是矛盾根源”的关键——劳动者想要的是及时补偿,企业担忧的是责任边界,唯有打通“赔偿”这个堵点,才能避免“程序空转”。

为凝聚解纷合力,承办法官一方面化身“法律讲解员”,向双方细致释明工伤认定条件与赔偿责任:“不管是工伤还是雇员受害,劳动者因工作受伤,企业都有赔偿义务。”一句话点破关键,消除了企业的侥幸心理与劳动者的顾虑;另一方面迅速启动“府院联动”机制,联合当地人社部门共同介入调解——行政机关从政策执行角度解读工伤认定标准,法院从法律层面分析赔偿范围,双方协同发力,为当事人搭建起“不对抗、多沟通”的协商平台。

调解过程中,法官既耐心倾听劳动者“急需赔偿治病”的迫切需求,也体谅企业“担心成本过高”的经营压力,一次次拉家常、算“明白账”:“早解决能减少劳动者维权成本,也能帮企业避免后续诉讼耗时耗力。”最终,在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共同推动下,两家企业分别与劳动者就赔偿金额、支付方式达成一致,两起案件均以原告撤诉告终。

“行政争议化解不能只走程序,要走到群众心坎里。”民勤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院始终以“实质性化解纠纷”为目标,通过府院联动、靶向调解等方式,把矛盾化解在诉前、解在基层。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