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情与法交融的执行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5-09-01 11:48:58     来源:甘肃法治报

近日,一面锦旗送到城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乔胜辉团队。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情与法交融的执行攻坚战。

案件源于一起涉企合同纠纷。因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判决的付款义务,法院依法拍卖其名下房产清偿债务。然而,房屋拍卖成交后,被执行人却将80多岁行动不便的母亲和患有智力障碍的侄女接入房屋居住,以“要动房子先动我们”的强硬态度,企图阻碍执行。

“绝不能让特殊群体成为抗执工具,也不能简单粗暴执行。”执行员乔胜辉态度明确。

他带领团队迅速制定方案,从“法”与“情”两个维度同步发力。一次次上门走访中,乔胜辉先是严肃告知被执行人:“用老人孩子阻碍执行,不仅行不通,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情节严重者要负刑事责任!”清晰的法律解读,让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逐渐瓦解。

与此同时,执行团队开展暖心行动,联系社区为八旬老人落实临时安置点和医疗绿色通道,协调民政部门为智障女孩对接长期生活保障机构。

“您母亲的降压药我们已经联系社区医院帮忙调配,侄女的康复训练也有机构愿意接收。”当乔胜辉将这些好消息告知被执行人时,对方紧绷的脸终于舒展开来。

“一开始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被执行人红着眼眶说,“乔法官他们没逼我,还帮我解决了母亲和侄女的安置问题。”经过十余次沟通,被执行人终于同意配合,主动送母亲就医、安排侄女生活。腾房当天,公证员手持摄像机全程记录,工作组逐件清点家具并登记造册,全程规范透明。3小时后,涉案房产顺利交付新业主。

“执行不是冷冰冰的强制,而是在法律框架内寻找最优解。”乔胜辉团队的实践,正是城关区法院“如我在执”理念的生动诠释。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杨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