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法院油田法庭驻守于“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所在地玉门市老市区。近年来,随着辖区内工业园区加快建设,油田法庭受理的建工类案件数量逐年增多,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铁人精神”为指引,将“学铁人、铸铁魂、办铁案”的建庭原则融入司法实践,以高效司法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大力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司法护企“加速度”
筑牢营商环境法治屏障
“没想到2300多万元的纠纷,法庭一周就化解了!”近日,一起历经五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圆满化解,当事人拿到裁判文书时感慨道。
油田法庭辖区涵盖玉门市两个工业园区,入驻建工企业上百家。面对企业多元化的司法需求,法庭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将立案、咨询、诉讼缴费等多项服务集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电子送达”,实现网上立案、线上送达等全流程线上办理,有效缩短了案件流转时间。针对建工类、公司类纠纷,法庭采用“庭前质证+调解”模式,推行“类案专审”,实现大标的纠纷多元衔接高效化解、小标的案件快调快审快结。
近两年,油田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501件,收案标的额近2亿元,审结465件,结案率达92.81%。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345件,调撤率74.1%,调撤率连续三年稳步攀升。
扎根一线“解企忧”
“26名工人的工资三天就到账了,法庭真是我们的‘主心骨’啊!”2025年6月,一起农民工追薪案件当事人欣慰地说道。这起纠纷的快速化解,正是法庭践行“把法庭搬到企业门口”理念的生动实践。
油田法庭以铁人“甘愿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奉献精神为指引,深度融入基层治理。随着辖区两个工业园区综治中心的落成,法庭派驻专人长期驻守,以园区综治中心为基点,聚焦企业最关心、最直接的司法需求,通过“送法进企业”“以案释法、专题答疑”等方式,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查找经营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分析企业法律风险,推动矛盾纠纷从前端“治未病”、中端“治已病”向末端“防再病”延伸。同时,强化与园区管委会、行业协会等部门的交流合作,搭建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探讨并解决园区企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涉法难题,实现司法服务在园区的常态化、精准化覆盖。
联动共治“聚合力”
“装修纠纷一周化解,多亏了法庭和管委会的联动!”辖区群众的点赞道出了对法庭和管委会联动工作的实效。
为破解居民纠纷隐蔽性强、情感牵绊深、化解难度大的难题,法庭深耕“司法+社区”联动机制建设,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居民生活一线。依托综合治理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资源,建立起“日常联络、线索互通、联合调处、结果反馈”的全链条协作机制,形成“1+1>2”的解纷合力。创新采用“网格前置排查+专业调解介入+司法确认兜底”闭环解纷模式,由网格联络员日常走访收集纠纷线索,司法所与调委会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复杂问题由法庭干警下沉指导,达成协议后通过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