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法院:让更多矛盾在诉前妥善化解

发布时间:2025-08-14 11:11:15     来源:法治甘肃网

让更多矛盾在诉前妥善化解

——民乐法院入驻县综治中心贴近服务群众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尚慧英 杨丽琴

“我们从没打过官司,两眼一抹黑,都不知道该找谁。没想到在综治中心也有法官来调解,就把拖欠的钱要回来了!”近日,一名农民工攥着刚到手的辛苦钱,话语里满是激动与感激。

近年来,民乐县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入驻县综治中心,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体系,通过指导调解、以案释法、委托调解、诉调对接、登记立案、速裁快审等一系列举措,让更多矛盾在诉前妥善化解,让司法服务更贴近群众。

分层过滤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

综治中心是感知社会矛盾的“第一哨所”,也是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的“主阵地”。民乐县法院派驻的诉讼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综治在前、法院在后”的机制优势,深度联动综治中心属地资源,联合多元解纷力量,构建起“全科服务”模式,全力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更多矛盾在诉前就得到妥善化解。

不久前,被雇主拖欠数月工资的7名农民工,满脸愁容地走进县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法院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详细记录情况后启动先行调解程序。入驻的诉讼服务团队第一时间联系雇主,经多轮电话沟通判断双方有调解可能,随后在综治中心调解室组织“面对面”调解。调解员先向雇主讲明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违反合同约定,还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再从情理入手,坦言农民工靠体力挣钱不易,拖垮他们的生活也会影响企业信誉。仅一个多小时,雇主表示愿意支付工资并当场履行。

全链条服务 让司法更高效

今年5月,龙女士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民乐县综治中心,刚开口就红了眼眶:“我丈夫在工地务工时突发疾病去世了,和工程公司谈了好几次赔偿,都没谈拢。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了解情况后,法院派驻人员发现案件事实清晰,当即组织调处。为尽快给龙女士一个结果,调解员主动联系工程公司负责人、工地负责人等核实情况,还联动工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分析赔偿标准、拟定调解方案。在一次次沟通中,调解员既讲清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又体谅龙女士失去丈夫后独自抚养孩子的难处。不到3个工作日,双方就达成调解协议,龙女士拿到了赔偿款。

“矛盾能在源头预防、就地化解,群众就不用多跑路、多费心。”基于这一考虑,民乐县法院精心选派政治素质高、群众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突出的“法官+书记员”团队入驻综治中心。按照“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分层过滤机制,承担起指导调解、诉调对接等工作,为群众提供全链条司法服务。

联动机制 凝聚多元解纷合力

民乐县法院积极探索“法院+综治”联动调解机制,在综治中心整合诉讼服务团队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特邀调解等资源,形成“1(法官)+1(书记员)+N(调解员)”的协同工作模式,把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优势与法官职业优势结合起来,让“情、理、法”在调解中形成合力,推动简单案件办理更快速。

今年初,民乐县综治中心接到一批金融类纠纷案件,多名借款人因各种原因逾期未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向综治中心求助。考虑到案件数量多、涉及金额较大,法院委托金融调解委员会的专业调解员介入。调解员们先逐一联系借款人,了解逾期原因,随后联合银行工作人员共同制定方案,对确实有困难的,协调银行延长还款期限;对有疑问的,详细解释还款规则。最终,多数借款人与银行达成新的还款协议。

为让解纷资源从“物理聚合”真正产生“化学反应”,民乐县法院在技术、机制、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开通综治中心法院内网专线,实现登记立案功能,当事人在中心就能提交立案材料,不用再跑法院;入驻团队提供释明引导、法律咨询、司法确认、简案速裁快审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今年以来,民乐县法院通过综治中心源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10起,在综治中心直接登记立案232件,指导相关部门化解矛盾160起,经释明分流引导至综合中心处理的案件342件,适用速裁程序高效审理案件178件。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