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近日,静宁县法院以司法实举措,破解一起因企业经营困境引发的执行难案件,通过司法拍卖方式盘活了企业资产,清偿了到期债务,助力企业发展,取得共赢多赢的效果。
成立于2009年的静宁县通达果汁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陷入发展困局,濒临倒闭,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相关债权人相继向法院起诉。
受理案件后,法院启动涉企立审执绿色通道,以“快立、快审、快执”原则,加快案件办理进程。面对被告公司的破产申请,审判团队考虑到破产后依然存在财产变现困难,不能完全兑现债权人债权和果农果款以及员工工资等问题,且推动破产重整程序,不仅需债权申报、资产审计、资产处置等流程,耗费更多的时间与司法资源,公司核心资产也可能因长期停滞而大幅贬值,上下游产业链将面临连锁反应,遂依法驳回破产申请。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实地进行勘验、看样,调查公司土地及厂房实际状况,启动资产处置程序,对公司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与专业评估,认定生产条件仍有一定的价值,行业前景良好,重整挽救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拍卖方案,最终以8000余万元的价格被另一家公司竞拍。法院及时作出裁定确认,完成交付工作,为企业脱困按下“重启键”。
此次司法拍卖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对债权人而言及时收回了欠款,对新接手的企业来说,依托原有资源迅速整合产业优势,同时盘活了闲置资产,促进了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