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司法“硬功夫” 优化营商“软环境” ——文县法院以法治之力护营商环境之优

发布时间:2025-06-27 16:16:28     来源:法治甘肃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今年以来,文县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统筹“立审执”各领域、各环节精准发力,依法护企、暖心安商,以法治之力护营商环境之优,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多元化解 营造高效便捷解纷环境

  5月29日,文县法院组织干警走进文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并挂牌设立“法官工作联络站”,用“零距离”的司法服务努力实现公正、便捷、高效化解涉企纠纷,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文县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在县综治中心设立法院立案窗口,在重点企业、乡镇挂牌“法官工作联络站”,深度推广运用“陇南云上共享法庭”、构建“法院+行业”调解平台等方式不断拓宽纠纷化解渠道,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解纷渠道。

坚持平等保护 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

  被告王某在原告刘某处按照市场价格采购花椒三百余斤,王某以手头资金紧张为由,未向刘某支付全部货款,并向刘某出具欠款7000余元的欠条一份。此后,刘某多次追要花椒款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承办法官本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特色农业发展”角度着手,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对案件进行“线上调解”。承办法官耐心倾听着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求,同时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辨法析理,与双方当事人耐心沟通,并从约定履行、契约精神、法律后果等方面向被告分析利弊,被告最终就还款期限与原告达成调解。

  文县法院深入推进涉金融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共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122件。同时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审理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为企业厚植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沃土。

推进服务增效 营造规范健康发展环境

  被告李某因经营需要向银行申请借款20万元,王某作为担保人签署担保承诺书。后因李某经营不善,导致还款逾期。银行遂将李某及担保人王某诉至法院,要求按照合同约定偿还剩余贷款本息共计19.6万元。案件受理后,法官考虑到案件直接关系到涉诉企业合法权益及金融秩序的健康运行,经过法官与原、被告多次沟通协调,释法说理、耐心劝导,双方最终就还款事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李某于调解协议签署当日通过转账向银行支付9.6万元借款,被告王某亦于当日向银行偿还借款10万元,这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圆满化解。

  为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治问题,文县法院问需于企、靠前服务,做实做优司法服务,主动关注企业法治需求。全院干警共对接企业105家,通过深入企业送法问需,精准掌握企业司法需求,有效促进了企业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进一步增进了企业和企业家对法院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