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干警在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步行街开展送法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
今年6月是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此次宣传月活动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全省法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有效填补群众关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知识盲区,提升全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6月13日,省法院组织干警至张掖路步行街,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送法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答疑解惑、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经济犯罪知识,提醒广大群众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高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理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让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定西中院干警走进安定区市民广场,开展“6·15”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日普法宣传活动。
6月15日,定西中院组织干警走进安定区市民广场,开展“6·15非法集资宣传日”普法宣传活动。法官结合近年来定西两级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详细剖析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提醒群众警惕“低风险高收益”等虚假宣传,避
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此次活动以贴近群众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有效提升了群众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
榆中县法院干警结合典型案例,对老年人常见的养老、理财、保健品诈骗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6月15日,榆中县法院组织干警前往健身广场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活动。干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过往群众剖析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的一般风险特征、常见手段及严重后果,并结合实践典型案例,对老年人常见的养老、理财、保健品诈骗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有效普及了金融安全知识,提升了群众对于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此外,武威中院、甘南中院、临洮县法院、陇西县法院等十余家法院的普法宣传队伍走进各自辖区广场、集市、社区,开展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活动采取法官说法、以案释法、现场宣传等方式,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非法集资的风险,并针对重点领域、易感人群、新型骗局,向群众揭示经济犯罪常见作案手法及社会危害,进行风险提示,着力提高人民群众识骗防骗意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张晓琴 田思阳 何佳桥 文/图)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