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在线立案,足不出户即可参与调解与证据交换,“陇南云上共享法庭”智慧平台(以下简称“云上共享法庭”)让诉讼道路变得不再漫长……如今,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司法便民措施在康县得到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帮助群众办理诉讼事项、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选择。
近日,康县人民法院阳坝法庭依托“云上共享法庭”,高效化解一起七旬老人与责任方、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让数字化赋能司法服务,将公平正义送进了群众心坎里。
七旬老人汪某因交通事故导致骨折卧床,其间,汪某与责任方张某、保险公司就赔偿问题进行过多次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虽然矛盾纠纷没有解决,但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前往法庭不便,就是否通过诉讼程序争取赔偿,一家人还是犯了难。一天,汪某家人偶然发现了张贴在村口的“云上共享法庭”二维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手机在线提交了立案申请。这轻轻一扫、指尖一点,就开启了一次高效便捷的诉讼体验……
收到线上立案申请后,阳坝法庭工作人员随即与汪某的家人进行了联系,当得知汪某行动不便这一特殊情况后,决定借助云上法庭开启调解工作。获取到交通事故责任人及保险公司的联系方式后,承办法官通过视频连线化身“云端调解员”,耐心听取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认真梳理分析案件、解读法律条文,经过多轮调解,促成三方达成赔偿协议草案。
“法官,家里老人离不开人照顾,能不能快点拿到处理结果?”汪某女儿事后焦急地问道。
为了让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尽快消除诉讼各方的后顾之忧,法庭工作人员在与各方反复沟通确认赔偿协议草案细节的基础上,加班制作完成相关法律文书。签署调解协议当天各项工作非常顺利,用时不到一小时便完成了后续工作,汪某也很快拿到了赔偿款。
“原本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现在‘打官司’这么方便,我们的事情这么快就解决了!”汪某女儿的感慨,是人民群众对高效司法的期待,也是对“云上共享法庭”赋能人民法院便民举措的认可。该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阳坝法庭深度运用“云上共享法庭”的缩影,更是推动完善高效便民司法服务机制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阳坝法庭依托“云上共享法庭”,与辖区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基层党组织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创新开展“云上法庭+巡回审判”“云上法庭+诉调对接”等多种司法服务活动,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贯彻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社会治理要求,让辖区群众在依法维权的同时享受优质司法服务,工作成效获得广泛好评。
从指尖立案的便捷,到云端解纷的高效,“云上共享法庭”已然成为陇南各基层法庭提升工作质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阳坝法庭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广“云上共享法庭”平台功能的应用,进一步深化在线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诉前调解等应用场景,推动司法服务与数智技术有机融合,以更加高效的纠纷化解模式、更加贴心的司法为民举措,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及、可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刘倩)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