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近日,武山县法院洛门法庭利用家事调解室成功调解一起婚约彩礼纠纷案件,不仅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在积极引导民众树立正确婚恋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赵某某与钱某甲经人介绍相识,后赵某某给付钱某甲及其弟钱某乙彩礼共计15万元,2017年双方举行结婚仪式后钱某某遂回娘家生活。8年来,双方一直未共同生活,也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双方就婚约财产返还问题数次协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赵某某遂诉至法院,要求钱某甲及其弟钱某乙返还彩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深入梳理案情,鉴于双方情绪都比较激动,对彩礼返还数额及责任主体有较大争议,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承办法官利用家事调解室耐心与双方沟通交流。
调解过程中,法官充分释法明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结合双方共同生活时间、彩礼数额、实际使用情况等,释明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达成协议后,钱某乙通过银行转账返还10万元彩礼,这起持续多年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