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法院:织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

发布时间:2025-06-18 17:30:15     来源:法治甘肃网

“太感谢您了,孩子终于能安心读书了!”近日,收到寻衅滋事案件判决书的李女士,向凉州区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发来致谢语音。这温情一幕,正是该院以法治力量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凉州区法院构建“预防-维权-挽救”全链条保护体系,擦亮“法润新蕾・护航未来”特色品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为凝聚社会保护合力,凉州区法院联合妇联、公安、关工委等部门,针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家庭走访和心理疏导。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家庭20余户,开展健康教育活动40余场。43名法官化身“法治副校长”,在开学季、寒暑假等节点走进校园,围绕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主题开展普法活动120余场,覆盖师生3万余人次。此外,法院还创新推出5期普法短视频,点击量超20万次,并通过“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活动,让2000余名学生沉浸式感受法律威严。

在审判机制上,凉州区法院构建“1+1+14”少年家事审判体系,以1个少年法庭统筹、1个家事团队协同、14个基层法庭联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乡村。涉未成年人案件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32天,并开通“优先立案、审理、执行”绿色通道。在张某为孙女追讨抚养费案中,从立案到调解仅用10个工作日,被告当场兑现8000元。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院组建“法官+心理疏导员+女性陪审员”专业团队,2024年已为48名涉罪未成年人封存犯罪记录,安排54次亲情会见。

“没想到法官给我写了这么长的寄语,我一定重新做人!”近日,涉罪未成年人小阳收到判决书时哽咽道。凉州区法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初犯、偶犯开展观护帮教,对受侵害儿童启动司法救助,并发出35份《家庭教育指导令》。曾因盗窃被封存记录的小鹏,如今已考上职校,他在接受回访时向法官分享喜讯:“哥哥姐姐,我终于找到了人生方向。”

从协同共治到柔性审判,从机制创新到人性关怀,凉州区法院正以法治利剑守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用司法温度为迷途少年点亮重生之路。这张充满温情的法治保护网,将继续守护万千少年的成长,让青春在法治蓝天下向阳而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