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

发布时间:2025-06-13 12:54:43     来源:甘肃法治报

车祸赔偿起纷争 依法调解化干戈

——文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6月5日,文县法院安昌河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案。经过法庭持续6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最终让一对反目成仇的邻居握手言和,生动诠释了“司法不仅要定分止争,更要解开心结”的理念。

2023年,张某驾驶小型客车,与隔墙邻居王某驾驶的拖拉机相撞,后经鉴定王某构成十级伤残。事故发生后,张某第一时间将王某送医,并垫付医疗费,多次到医院陪护。然而随着王某病情加重,需要长期卧床康复,双方因费用分担、后续治疗方案等问题逐渐产生分歧。王某家属指责张某“态度越来越敷衍”,张某则抱怨“已经仁至义尽”,曾经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急转直下,多次发生言语冲突,甚至出现推搡肢体接触,多方调解多次介入均告失败。2025年3月,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及保险公司赔偿残疾赔偿金、护理费、误工费、经济损害赔偿等共计15万余元。

承办法官阅卷发现,被告车辆已投保交强险,保险公司核定的赔偿金额为14万余元,除去保险赔付后张某个人需承担的金额不足1万元。但由于双方矛盾长期堆积,使得纠纷不大阵仗大、争议不大怨气大。诉前调解中,王某多次指责张某“装模作样”,张某则反讽王某“狮子大开口”,双方亲属在法庭调解过程中也产生口角冲突,双方对立情绪被法庭工作人员制止后,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案件立案后,考虑到双方既是事故当事人又是邻居的特殊关系,法官决定继续加大调解力度,以“赔偿金额争议小、情绪对抗矛盾大”的关键为抓手,在庭审时再次组织调解。

“你们是邻居,双方平时也是你有事我搭把手,我有事你出份力,这份感情不能说没就没。”法官耐心引导双方回忆往昔温情,同时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分析保险赔偿范围和个人责任比例,让双方明白斗气解决不了问题,法律底线必须遵守。

就在调解即将达成协议时,王某亲属与张某表弟突然发生激烈争吵,推搡中撞翻了调解室桌椅。法庭工作人员迅速介入制止,并对双方亲属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法庭是讲理的地方,不是吵架的场所,你们的行为只会让矛盾更深!”随后承办法官转换策略,先让双方亲属各自回家,只留下当事人及律师在场,同时采取“背对背”调解法,一边安抚王某的情绪,一边劝解张某一次性解决纠纷早点卸下心理包袱。

经过数小时的多轮协商,法官提出的“保险赔付+当场兑现”方案终于得到双方认可,双方表态各让一步,张某当场支付6000元赔偿款,双方签署书面调解协议,至此,该案成功调解。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