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释放“大能量” ——民乐法院让司法建议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5-06-13 09:43:58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近日,民乐县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抓前端、治未病”的独特功能,聚焦涉企纠纷中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向某银行发出一份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体检单”和“治病良方”,推动涉商品房预售贷款发放及金融行业系统性治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波动、购房者还款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该银行涉商品房预售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频发,还引发了以该银行为被告的多起群体诉讼。受理相关案件后,民乐县法院并未止步于个案裁判,而是敏锐察觉到背后的制度性障碍,经深入调研,向银行发出司法建议,指出该银行预售房贷款流程不规范、预售资金监管不严格等问题,并提出具体司法意见。

这份司法“法治诊断书”引发银行方面的高度重视,该银行分行、支行第一时间组织专题研究,升级预售资金监管措施,建立划款凭证电子化归档系统,确保每笔贷款可溯可查。同时,升级开发商风险管理机制,推行“开发商白名单+动态评级”,强化银行风控能力,进一步强化风险预警与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以支行行长牵头的“房地产项目风险监测组”加强动态监控。

涉商品预售房金融借款纠纷涉及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多头问题,民乐县法院不仅向银行长按风控警钟,而且提出“诉前调解优先原则”处理纠纷的建议,让法院有更充裕的时间在诉前启动“开发商+住建局+行业协会+N”的调解机制,争取更多主体参与纠纷化解,全面布局,分而治之,有效推动案件“房”“证”“钱”一次性圆满化解,不留尾巴。

据了解,2023年至今,民乐县法院共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经营主体发出司法建议46份,运用司法建议这一“小切口”,释放优化营商环境“大能量”。

民乐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司法建议“靶向性”和“含金量”,确保“建议一件,治理一片”,让司法建议真正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激发经营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荣花)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