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平凉市两级法院创新形式,组织工作人员走进企业、社区、镇村、校园,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5月17日,崇信县法院干警为新窑小学学生讲解民法典。平凉中院供图
“典”亮企业护航发展
5月23日,崆峒区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干警走进辖区民营企业,向职工发放了精心编写的《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问答手册》,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民法典、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法律知识;对企业咨询的问题,逐一“把脉问诊”,从法律程序、证据固定、风险防范等方面给予专业解答。
5月18日,华亭市大鑫合建筑公司院内,一场“民法典进企业”宣讲活动在此开展。华亭市法院工作人员在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后,结合典型案例,解析了建设工程合同效力认定、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等实务难点,给予针对性的解答。同时,就“两状”示范文本应用进行了讲解,现场解答了要素式起诉状的填写、网上立案等诉讼服务。
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讲内容贴近实际,既有法律普及又有风险防范指导,对公司的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具有重要帮助。
当日,泾川县法院玉都法庭联合泾川县农商银行开展“践行民法典,绘就美好和谐生活蓝图”党建共建主题活动,法庭干警围绕金融担保债权、抵押担保风险等,提示银行合规谨慎放贷,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管,共同引导金融交易更加规范。
当庭普法“典”亮未来
为切实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5月15日,崇信县法院联合崇信县黄寨中学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司法权威,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
此次庭审模拟以张某故意伤害罪刑事庭审为原型,同学们迅速切换角色,戴上法徽、穿上法袍,以法官、公诉人、被告人等身份,清晰地将法律程序的严谨性与司法裁决的公正性展现出来。模拟庭审结束后,法官依托民法典侵权编中的鲜活案例,以少年视角解读法律条文,为同学们绘制清晰的行为边界红线,教会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用法律导航。
5月18日,静宁县法院邀请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的100余名学生走进来,旁听一起通过网络直播开设赌场案件的审理,以最直观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庭审结束后,工作人员结合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案例,围绕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讲解,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行为的法律后果。这场定制的“法治约会”,把审判现场变成互动课堂,让法律从抽象法条走向鲜活实践。
“典”亮乡村守护美好
5月26日,正值灵台县上良镇一年一度的传统古会,灵台县法院什字法庭借机开展普法宣传。在法官支起的“法治摊位”前,不少群众驻足咨询。法官通过现场解答、发放资料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针对农村高发的彩礼返还纠纷、承包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等,法官以案释法予以讲解。
“法官到家门口开展普法宣传很接地气,让大家明白了遇到纠纷的正确处理途径,提高了依法维权意识。”什字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法院开展民法典进乡村宣传意义重大,将司法力量融入基层治理,让乡镇的矛盾纠纷化解既有法度、更有温度。
法官现场为两名群众的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纠纷提供要素式起诉状,并指导他们进行在线立案,通过零距离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法就在身边。(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韩小月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