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近日,岷县人民法院南川法庭成功执结一起相邻通行纠纷案件,在依法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通行权益的同时,努力修复邻里关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申请执行人赵某与被执行人徐某系多年邻居,两家房屋相邻,共用一条通道出行。然而,两家因琐事产生矛盾后,徐某在通道上堆放杂物,并设置障碍物,导致赵某一家无法正常通行。赵某多次与徐某协商,要求其排除妨碍,恢复通道畅通,但均遭到拒绝。无奈之下,赵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徐某的行为已构成对赵某相邻通行权的侵害,依法判决徐某限期拆除障碍物,排除对赵某通行的妨碍。判决生效后,徐某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赵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考虑到双方系邻里关系,若简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为彻底化解纠纷,促进邻里和谐,执行法官坚持“法理情”融合,多次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了解矛盾产生的根源,并向徐某释明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律后果。同时,邀请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及村委干部共同参与调解,从邻里情谊、道德规范等方面对双方进行耐心劝解。经过不懈努力,徐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主动拆除障碍物。随后,在执行法官和乡镇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徐某拆除了通道上的障碍物,恢复了通道的畅通。至此,这起相邻通行纠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邻里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