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积石山县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把化解矛盾、平息纠纷、促进稳定作为民事审判工作重要任务,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2023年12月,王某与嘎某在没有领结婚证情况下按照民俗同居,当时王某送去彩礼29万多元。2024年12月,王某与嘎某发生矛盾,嘎某回娘家,从此两人开始分居。2025年2月,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嘎某返还彩礼。
办案法官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对当事人双方认真进行面对面、背对背沟通调解,进行说理释法,最终嘎某同意返还部分彩礼。
“当事人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时间一年多,酌情返还彩礼,既对治理高额彩礼具有典型意义,也有助于倡导形成文明节俭的婚礼风俗。”办案法官介绍说。
4月15日,积石山县法院癿藏法庭调解一起矛盾纠纷。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摄
近年来,积石山县法院不断完善纠纷调处机制,加强释法说理,提升调解水平,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时,通过调解将移风易俗的风向标传导至乡镇村社,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传递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10月,原告榆林市横山区某公司与甘肃某电气公司等三家被告签订积石山某光伏项目预收意向协议,并委托第三方支付500万元保证金。然而,2024年6月,根据约定,相关项目未开工,被告原路退回保证金,见对方无意退回,原告将对方告上法庭。
收到起诉材料后,办案法官积极主动与原、被告各方当事人联系,秉承公正、中立的立场,充分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与意见,一方面,耐心地阐明法律规定,引导双方当事人理性看待纠纷。最终促使双方态度走向缓和,达成了按照约定日期退回保证金及违约金的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积石山县法院秉持“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司法需求,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抓在日常、抓在经常,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规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涉企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通过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积极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