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近日,成县法院红川法庭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通过耐心调解成功化解26起涉农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既保障了26名农户的合法权益,又助力合作社纾困解难,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12年,被告某合作社为生产经营,与26户村民分别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签订后,被告按照合同约定按期向26户村民支付土地租金。但2019年以后,被告因经营困难,开始拖欠村民租金。无奈,26户村民遂诉至法院。
考虑到案件涉及农户切身利益和涉农合作社生存发展,若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影响辖区特色农业产业稳定。红川法庭受理案件后,迅速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组建“法官+调解员”专班,以“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为原则,力求实质性化解纠纷。
面对农户诉求集中与合作社经营困难的双重压力,承办法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发现合作社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并非恶意违约,法庭随即采取“三步调解法”:1.分类梳理矛盾:针对租金支付、土地复垦等争议焦点,逐户制定调解方案,明确法律风险;2.双向释法纾困:向农户解读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引导理性维权;向合作社释明诚信经营法律责任,建议其盘活资产、分期履行;3.多元联动解纷:联合镇村调解组织,明确农户土地面积,帮助农户把账算明白。最终,经多轮释法说理及“面对面”“背对背”调解,26户村民与某合作社达成一致意见,案涉80余亩土地已由农户自行复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