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法官,你快来看看,水渠终于修整好了!”3月初,宕昌县人民法院沙湾法庭干警对一起因水渠问题引发的相邻关系纠纷进行现场回访时,当事人欣喜地说。眼前,曾经被污泥堆积的水渠已经变得焕然一新,水流潺潺,清澈见底,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关系明显改善,重归往日和睦。
李某与被告是多年的老邻居,两家房屋之间有一条水渠。近年来,水渠因年久失修,淤泥堵塞,排水不畅导致李某家的墙体渗水,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两家多次协商修缮水渠,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不断升级,最终闹上了法庭。
案件虽小,却事关邻里关系的和谐稳定,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生硬的一纸判决不仅会使邻里关系更为僵化,判后执行也存在一定难度,而且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于是,法官决定优先采取调解的方式,疏通“心结”,解决水渠的淤堵问题。
调解过程中,法官多次上门现场勘查水渠淤堵情况,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详细了解水渠修建的背景和现状。同时,法官还邀请村干部和双方亲属共同参与调解,耐心地从情、理、法多维度对各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析理。
“大家都是同村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水沟易清除,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不容易修复啊。”在承办法官悉心劝导下,双方当事人逐渐冷静,开始沟通协商,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由被告修缮水渠,尊重水的自然流向,原告积极协助并共同维护水渠的畅通。
回访中,双方对法庭调解工作表示了感谢,表示今后会更加注重沟通和理解,至此,这起困扰双方多年的邻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