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有6名女干警,她们看似柔弱,但在面对疑难案件时总能以柔克刚,让司法办案更有温度。
近年来,秦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集约、集成、在线、融合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电子送达、网上交费、网上鉴定等在线诉讼服务,备受当事人好评。今年2月28日,该中心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3月5日,秦安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干警耐心向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齐洪德摄
柔性司法化解疑难杂症
秦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女干警紧紧依靠群众,处处方便群众,特别是针对婚姻家庭案件的特点,尽量为当事人着想,用和风细雨的调解艺术,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案结事了。
2024年5月,因张大强(化名)对李小花(化名)长期存在家暴,李小花因无法忍受起诉到秦安法院要求离婚。
看似一起简单的离婚案,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邵文霞并没有简单对待。邵文霞立即联系张大强到法院进行调解。交谈中,细心的邵文霞发现双方感情并未破裂,于是引导夫妻二人单独交流,最终李小花提出给张大强一次机会,张大强也写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家暴,李小花当天撤诉。
可谁知,到2024年8月,李小花又到法院起诉离婚,称张大强还是没有改变以前的行为。随后,邵文霞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从双方的生活细节入手释法说理,鼓励李小花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李小花欣然同意,并提出人身保护令申请。邵文霞在调取相关证据后,及时向双方送达人身保护令裁定书,并告知其违反保护令的法律后果。同时,向张大强所在村委会和派出所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此后,邵文霞多次打电话进行回访,张大强再也没有发生过家暴行为。
“我们平稳地审结了许多离婚、抚养、赡养等婚姻家庭案件,在家事审判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邵文霞说,面对婚姻家庭中的家长里短,诉讼服务中心的女干警们用其女性特有的细心和韧性,融法、理、情于一体,用自己的言行感化着每一对当事人,让剑拔弩张的夫妻握手言和。
诉讼服务中心还成立一个诉调融合团队,由“速裁法官一名+法官助理两名+金牌调解员+书记员”共同组成。2024年以来,诉调融合团队诉前化解纠纷1634件,速裁案件1033件,结案率100%,平均审限2天,及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利益。
耐心细心做优诉讼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的窗口,承担全院案件的查询咨询、诉讼引导、立案、保全、速调速裁、委托鉴定等工作,属于“全科”庭室,尤其针对特殊人群,更能体现出女性的耐心和细心。
2024年3月,秦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来了一名特殊的群众,她因听力障碍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诉求。法官助理成艺看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上前用手机交流,了解该名女子的诉求。
原来,该女子因家庭矛盾想要咨询如何起诉离婚,成艺耐心地用手机打字交流,告诉该女子准备的材料,并现场指导写了起诉书。
在立案审查阶段,成艺联系双方进行调解,详细了解他们的婚姻状态、经济来源及生活情况。成艺发现双方的矛盾焦点在于女方喜欢网络直播,男方不让其在网络抛头露面。
在成艺的一番劝说下,男方最终理解了女方作为一名听力障碍患者,由于心里苦闷,通过网络寻找心理安慰的行为。最后,女方撤诉,双方重归于好。
“我们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机制,让特殊人群享受到门槛更低、内容更多、范围更广的法律服务,切实保障特殊人群平等参与诉讼的权利。”成艺介绍说,诉讼服务中心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依托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服务,实现了当事人在家就能轻松立案。同时,整合各类调解资源,畅通线下线上纠纷化解途径,灵活组织开展调解,为群众提供解决纠纷的多元化选择。
近年来,诉讼服务中心的女干警们,在做好诉讼服务和司法办案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群众耐心解答涉及妇女、儿童方面的法律问题,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