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推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一间间办公室的门,键盘敲击声与偶尔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有序的氛围。法官们埋首案卷,仔细研判每一个案件细节;法官助理们穿梭于文档与证据之间,细心整理,确保每一份材料都准确无误;书记员们整理案卷、扫描上传、装订归档……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满着奋斗的气息。
“一年来,东乡县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857件,结案3772件;法官人均结案251.47件,办案天数67天,同比缩短28天;3名同志被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28面……”谈到脱薄争先一年来的成绩,东乡县法院院长司德良如数家珍。
东乡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带,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严酷的自然条件,让东乡县成为临夏州乃至甘肃省脱贫攻坚战的重点。2020年,东乡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但特殊的历史原因,也成了东乡县法院“薄弱”的成因。
一年前,东乡县法院被确定为全国106个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之一。班子“僵化老化”、员额法官严重空缺、队伍“青黄不接”、队伍素质整体较弱、人才“难招难留”、审执质效连年位居下游……成为东乡县法院的“薄弱”标签。
“工作相对落后,我们心里有数。被定为薄弱法院后,上级法院和党委政府给了我们更大的支持力度,这是机遇,我们一定会把工作赶上去。”2024年4月18日,司德良在最高法调研组调研甘肃法院期间作出了这样的承诺。
指标数据表面反映的是质效高低的问题,其实是内在的司法理念、工作机制、审判能力、队伍作风、资源配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切实的困难,在最高法、省法院和临夏中院的具体帮扶指导下,东乡县法院成立“脱薄”争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召开党组会、专项部署推进会和“脱薄”专班会议,主动查摆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聚焦政治建设、业务工作、队伍素能和管理保障之“薄”,制定“脱薄”工作实施方案,确定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工作台账。
“今天召开指导‘脱薄’工作推进会,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会,也是思想深度碰撞的交流会,更是部署工作的现场会,就是要研究东乡县法院如何早日‘脱薄’摘帽。”为提振干警脱薄精气神,助力东乡县法院摆脱困境,省法院3次召开全省脱薄工作推进会,每次推进会都如同激昂的战鼓,为脱薄工作指明前路。
省法院建立了省、州两级法院双帮共扶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上阵,联系包抓东乡县法院脱薄工作,选派1名一级法官驻点督导,从领导包抓、条线指导,再到人力支持等一系列举措全面铺开。同时,协调东乡县委为法院选配党组副书记1名,增补党组成员1名,择优提拔3名年轻干部担任部门正职,8名干警职级得到晋升,并通过跨层级跨地域的统筹协调,增加4个政法专项编制,这些举措让东乡县法院的班子更具领导力,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基层法院的案件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脱薄’的过程就是办案理念、能力持续更新提升,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新期待的过程。”司德良表示。
为了锤炼法官生力军,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东乡县法院坚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通过组织大量培训、定期举办业务知识测试,切实提升干警攻坚克难的决心与紧迫意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甘肃高院将各审判条线业务骨干组成指导团奔赴东乡县法院蹲点指导,组织优秀法官和审判专家到东乡县法院开展审判实务讲座、司法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强对新类型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审理的指导,查找质效短板,手把手传授提升技巧。同时,优先安排东乡县法院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线上线下累计536人次参与其中,人均参训达4场次,知识的滋养让干警们迅速成长,也养成了遇到问题找“法答网”的好习惯,累计提问156条,类案检索68件,“一网一库”双轮驱动,办案质效节节攀升。
“作为一名工作近30年的老法官,听说我们院被列为落后的薄弱法院,一开始,心里真是不甘啊!”东乡县法院副院长马正龙说:“但通过三级法院各项措施的落实,大家很快就认识到,被确定为薄弱法院不是被‘扣帽子’‘打板子’,而是一次改头换面、争先创优的机遇,现在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今的东乡县法院,学习氛围高涨,大家交流案件时热烈讨论、互相学习,全体干警工作热情高涨,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明显增强,全院上下涌动着见贤思齐、比学赶帮、争先创优的热潮。
2024年以来,东乡县法院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同比上升32.70%,调解率同比上升13.53%,执行到位率较去年同比上升7.60%,审限内结案率同比上升17.46%。
“东乡县法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审判理念现代化为引领,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推动各项工作现代化。”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张忠山到东乡县法院视察脱薄工作时如是说道。
一年来,东乡县法院凝聚内外合力,在这场脱薄争先工作中奋起直追而后乘风破浪,他们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创业热情,走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不断破解新难题、实现新跨越。
(李洋 骆斌)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