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将司法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诉讼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司法保护,持续开展执行攻坚,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完善诉讼便民举措 实现诉讼服务“零距离”
“法官,你好,我是陈某某,我与王某存在合同纠纷,想起诉他但没有太多时间去法院,有没有啥办法?”2月16日,玉门市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接到一通立案咨询电话,在电话中,工作人员详细地为陈某某介绍了网上立案、自助服务设备终端立案等方式,陈某某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提交了起诉材料。经审核后,陈某某通过二维码完成诉讼费缴纳,立案成功,整个立案流程用时不到3分钟。
“以前打官司立案,只能在工作日请假到法院才能办理,现在可以在网上立案,啥时候都能办理,这可方便多了!”陈某某由衷地感叹道。
针对部分群众出门诉讼、异地诉讼不便等问题,玉门市法院以持续深化“科技助院”为抓手,推进智能化应用与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管理深度融合,大力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跨域立案等便民措施,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低成本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实现立案诉讼“家里办”“指尖办”“异地办”。
聚焦司法民生关切 点亮权益守护“长明灯”
“裁定禁止被申请人张某对李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张某骚扰、跟踪、接触李某及其相关近亲属。”2020年张某与李某走进婚姻的殿堂,婚后张某时常实施家庭暴力,对李某人身安全和心理造成了伤害,使其不敢回家。2025年1月,张某醉酒后又对李某实施了家庭暴力,李某忍无可忍,鼓起勇气向玉门市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一张薄薄的司法裁定书,给了李女士向家庭暴力说“不”的底气。
为充分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玉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主动联合多方力量,对家庭暴力施暴人采取多手段、多途径的监督防范,同时设立定期回访制度,通过对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深入了解她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给予法律指导,切实为遭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执行联动机制 打造民生守护“硬护盾”
“法官,我家凑了1.6万元,李某某家凑了2万元,我们现在就还!”2月17日晚,玉门市法院在公安机关协助下,找到两名长期躲避的被执行人马某、李某某,拟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时,马某、李某某履行了部分执行款,并对剩余案件款的履行作出还款承诺,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某某与马某、李某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判决已生效,但马某、李某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尽管执行干警多次寻找、联系两名被执行人,但二人故意逃避执行,始终处于下落不明、无法联系的状态。案件执行陷入了僵局。
面对这一困境,执行干警并未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之道,通过启动与公安机关建立的执行工作协调联动配合机制,利用信息共享与协作配合,成功掌握被执行人的行踪信息,将其带回法院。经过承办法官释法明理,被执行人马某、李某某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刘丹)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