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法治沃土 打造营商高地
——武山县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源头治理,多元解纷,减轻企业诉累;创新服务,便利诉讼,做实助企护企;问需问计,上门暖企,护航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武山县人民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企业权益,厚植法治沃土,打造营商高地。
“降本增效” 为企业“松绑减负”
前不久,某信托有限公司通过武山县法院涉企服务热线咨询立案事项,在告知可以进行网上立案并进行指导后,该公司便于当日下午将所有的立案材料提交平台,武山县法院在材料审核时发现为涉企案件,当日便完成了立案。
该案立案后,第一时间被移交武山县法院专门的涉企审判团队,承办法官通过线上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诉讼材料,同时在了解案情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确保该案妥善化解。
“聚焦‘降本增效’为企业‘松绑减负’。”武山县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以“一站式”建设为切入点,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次通办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诉讼服务。
与此同时,对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确保涉企纠纷得到及时高效解决。涉企诉讼主体可在“绿色通道”进行查询、咨询、立案等,对材料存在瑕疵或缺少非关键材料,予以先行收件立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补正、补齐的材料及期限;对关键材料缺失的涉企案件,一次性告知需补充的材料,切实提高办理涉企案件质效,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诉累。
延伸职能 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呢?”近日,武山县法院综合审判庭负责人到辖区瑰宝玉器企业走访时,企业负责人问道。
综合审判庭负责人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合同纠纷等问题,详细作了解答。
不仅如此,在武山县洛门镇郭家庄村“蔬菜产业诉讼服务站”内,联络法官与菜农进行交流,耐心向菜农讲解在蔬菜交易中应注意的一些法律问题。
据介绍,武山县法院成立蔬菜审判巡回法庭,为辖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支持。同时,联络法院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纠纷。
今年以来,武山县法院积极组织全院干警深入企业走访48次,宣传法律16次。
提升审判质效 优化法治环境
武山县法院全力推动立案、审判、执行和诉讼服务等全程电子化,深入推进电子卷宗随案自动生成和自动应用,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同时,该院紧盯一审发改率、服判息诉率等案件公正指标,建立上诉案件对接机制,保持与上级法院良性互动。积极推进繁简分流,组建新的速裁团队,全力提升审判质效。2024年上半年,该院审判质效考核中,位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武山县法院坚持审慎文明执行理念,依法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手段,规范涉案财物处置,及时依法返还涉案企业财物,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始终保持执行高压态势,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增强经营主体法治意识、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