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互换让养殖产业“起死回生”

发布时间:2024-09-04 15:35:45     来源:甘肃法治报

盛夏之日,绿树、青山、村舍、场圃一片和谐,到处是劳动生产的气息。繁忙的八月,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华亭市裕民村的庞某和柳某却因土地租赁纠纷闹起了矛盾,并将柳某告上了华亭市人民法院西华法庭,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土地承包权益。

2014年1月,庞某与柳某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约定庞某将其1.79亩土地租赁给柳某用于修建养猪场,租赁期限为5年。修建养猪场时,经柳某测量,其实际占用庞某家土地1.5亩,故至2023年之前其实际向庞某支付1.5亩地的租金,剩余0.29亩土地的租金由裕民村村委会向庞某支付。2024年,该村集体土地进行流转,计划用于种植西瓜,庞某认为其将土地收回可有更高收益,故庞某丈夫李某将柳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柳某腾退土地并恢复原状。

收到案件材料后,主审法官经审查后对该案进行了第一次调解,最终柳某同意每亩土地增加400元租金,并重新签订租赁协议。但在案件跟踪回访过程中,庞某告诉办案团队双方原本说好的方案柳某回家后就反悔了。

听到双方的争执,主审法官陷入了沉思,如该案李某变更原告后再次起诉,因双方签订的租赁协议2019年1月就已经到期,原告要求被告退腾土地并恢复原状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应予以支持,但如果这样一判了之,案件虽然审结,但矛盾尚未化解,而且该案进入到执行环节,柳某修建养猪场花费的20余万元将血本无归,双方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这一件看似很小很普通的案件,但是依法作出判决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别人都用土地交换了,就他们家不同意。”主审法官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调解时柳某说的话,眼前一亮,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法。考虑到村委会对双方矛盾比较了解,于是审判团队再次通知双方在村委会进行调解。通过村委会充分了解到双方详细情况后,审判团队集中精力,重点攻破,分别与双方进行背对背沟通,向双方陈述如再次起诉后判决的法律后果,不仅导致问题最终不

能圆满解决,还可能导致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尤其是柳某将面临巨大经济损失。经过审判团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的调解,最终在村委会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土地互换协议。至此,一起持续十年之久的矛盾纠纷最终从根源上圆满化解,柳某的养猪场也得以继续经营。

民事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华亭市法院西华法庭将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如我在诉”的为民情怀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全面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从源头上减少上诉、执行、信访等衍生案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罗婕)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