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孙博)近年来,安定区法院立足环境资源保护大局,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全市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30余件,以司法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健全司法保护机制,提升环资审判质效。安定区法院扎实推进环资审判专业化建设,构建上级法院精准指导、区法院集中管辖的工作格局,实现全流域保护、跨区域管辖、专门化审判。选优配强环资审判队伍,对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管理,发挥“1+1+1>3”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审理的环资案件中,一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六案先后入选“2020年度集中管辖法院环境司法保护案例”“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全省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2018年至2022年甘肃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1-2022年度全省行政案件典型案例”。
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全力守护绿水青山。该院统筹发挥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功能作用,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刑事审判惩治教育功能,在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督促其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充分发挥民事审判救济和修复功能,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于案件审理全过程,以司法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监督预防功能,以司法手段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做到保护与监督并重。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多方协作治理保护。该院强化司法与行政的良性互动,加强与检察机关和水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召开联席会议20余次,组织庭审观摩10余次,制发司法建议2份,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尽责,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延伸审判职能,加强法企共建,深化法企对接,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建立生态协调保护机制,统筹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