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8月20日,平川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依据“电子欠条”主张债权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法院认证审核后依法确认了电子欠条的效力并支持了原告要求被告还款的诉讼请求。
张某与李某通过某网络软件相识。2020年7月,双方通过网络软件达成借贷合意,由张某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向李某出借款项40000元。之后,李某通过微信陆续向张某偿还了部分借款,剩余1万余元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还。
2020年9月,张某与李某通过网络软件签订电子版《欠条协议》一份,对双方身份信息、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均予以明确。《欠条协议》出具后,李某再未向张某偿还借款。2023年12月,在张某的多次催要下,李某仍然拒不还款,张某无奈诉至平川区法院。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认为张某、李某使用网络软件签订电子版《欠条协议》,证据来源合法,客观真实,与本案具有关联性,结合张某提供的转账凭证、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等证据,故判令支持了张某要求李某还款的诉讼请求。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