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实‘终本’出清活动,持续不间断地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如何能够快速响应联动单位的请求,及时传唤被执行人,既要切实控制被执行人又要减轻联动单位看管压力。”
2023年,高台县人民法院通过研判、分析及讨论执行联动单位反馈的问题,执行庭员额法官一致认为必须建立常态化的“执行110”工作机制。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以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为主体,凝聚执行联动单位、基层网格体系及群众悬赏举报为一体的“执行110”工作体系。自“执行110”机制运行以来,高台县法院“终本”恢复执行案件数持续上升,2023年累计恢复执行案件559件,执行到位金额6466.8万元,标的到位率达81.52%,位居全市前列。
一年多来,高台县法院以“执行110”工作机制为抓手,推进“终本”案件出清活动走深走实,以“头拱地”精神切实解决执行难。
推进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
打造执行110“智慧库”
“执行110”要随时出动,拘传、拘留手续要实时签字盖章。这些“小问题”往往影响执法规范化“大环境”,也影响执行联动速度。“四化两分一站式”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为破解难题明确了思路和方向,指挥中心实现信息的集约化查询,并将联动单位反馈的“一标三实”、户籍及行程轨迹、车辆轨迹等信息,录入信息平台传送各办案小组,避免各小组重复对接联动单位。
强化信息化支撑力度,将需布控人员信息上传至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平台,实现措施管控精准,为人员布控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充分利用智慧执行APP、GIS平台及电子签章系统为外出人员布控及采取拘留措施提供高效的服务支持,极大提升“执行110”的出警效率。
加快执行联动体系建设
扩充执行110“朋友圈”
由于部分被执行人无法取得联系,部分被执行人电话畅通但是拒不申报财产、不配合约谈,执行法官无法掌握被执行人相关情况,导致部分案件“被
终本”。“终本”案件出清行动,就是要堵住规避抗拒执行的漏洞,实现执行措施的“线上线下同发力、财产动静一起查”,实现惩戒与打击拒执犯罪的衔接。
自2022年以来,高台县法院持续与县检察院、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积金中心、交警队、车站派出所、拘留所等单位建立执行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协助单位职责,全部联动单位均实现政务网络“点对点”专人对接,有效解决了以往执行联动基本靠走的局面。执行联动“朋友圈”的建成,让执行工作不再单打独斗,部分工作在联动单位之间形成了矩阵效应。
车辆的控制是执行工作的难点、堵点,车辆虽然查封但是难以扣押。通过执行联动机制的建设,法院委托交警队查封后一并调取车辆行驶轨迹并委托对车辆予以控制,无法控制成功的由法院向被执行人发送责令交付车辆通知书,被执行人不交付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拒执罪,初步实现了执行惩戒和追究拒执的有效衔接。自“执行110”机制运行以来,向公安机关移送布控被执行人405人,移送车辆查控信息456条,成功控制20辆,依法处置18辆,执行到位金额116.8万元。
统筹基层力量网格化执行
打磨执行110“绣花针”
案件量大,执行干警无法“盯着”每一起案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困境。要解决问题就要依托“两终”案件管理模块,构建以镇、村(社区)网格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整合资源为手段的基层网格化执行管理体系,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实现网格化联动执行工作机制与“执行110”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基层综治力量上报的信息,查找被执行人、控制线下财产,成为破解钉子案、骨头案的“绣花针”。
同时,依靠群众解决执行工作中“人难找、财难寻”的痛点,充分利用执行悬赏、失信被执行人曝光等措施,引导群众积极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强化执行110管理,执行局主要负责统筹调度出警,确保执行线索件件有着落。自“执行110”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司法拘留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50余人,执结案件14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270余万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葛青)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