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山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化解矛盾过程中,从双方当事人真正关心关注的角度进行耐心调解,引导、帮助当事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避免“小问题”成为“大诉讼”。
近日,武山县法院滩歌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农村建房引起的纠纷,在最短时间、用最小成本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了以和为贵、案结事了。
原来,2019年3月,原告张某与被告何某口头协商,由张某以包工包料方式为何某修建房屋,不料,被告何某在支付一部分工程款后,剩余部分却一直不愿支付,原告遂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农村建房实际情况,且双方当事人矛盾十分激烈,为缓和矛盾,承办法官实地查看房屋修建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先后多次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最终成功帮助当事人解开“法结”和“心结”,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当场履行,案件以双方撤诉结案。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农村新建、翻建房屋工程持续增加,与农村建房相关的纠纷数量也随之上升。”武山县法院滩歌法庭相关负责人说,针对此类案例,向双方当事人详细释明诉讼中各方对自己主张事实的举证责任,进入鉴定程序的周期及鉴定费用,衡量诉讼成本和调解优势,帮助当事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诉源治理成果,激发非诉解纷动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解决在萌芽。”武山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武山县法院秉承“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坚持实质性化解纠纷,主动延伸审判职能触角,推动案件源头预防、前端化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